一直以来海洋就被认为是地球生命诞生的地方。早在几千万年前,这片神奇的蓝色世界,被一群“海怪”所占据着,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它们灭绝了,现在很多史前动物化石在我们身边层出不穷,激发了人们对史前动物的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高科技将古生物学家发掘的恐龙等史前动物化石“还原”,让我们可以一睹这些史前动物的真面目。
瘤龙
它是一种最早在北美发现的巨型沧龙,它身上长满疙瘩,体长有13米左右,仅是脑袋就有18米长。这种怪物在海里横冲直撞,捕食所有可以吃的东西,所向无敌。古生物学家分析瘤龙胃部残余物的化石时,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甚至包括小沧龙和蛇颈龙。
虽然瘤龙的生存年代比较短,在白垩纪后期(距今8500万~7300万年前)出现后不久后就灭绝了,但是,瘤龙是那个时期最重要且分布最广的食肉动物,它们的化石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瘤龙的前齿位置有个较大的圆形囊突,它的名字本意就是“圆鼻”,部分科学家相信这个囊是用来暂时存放食物的,又或者是像军舰鸟一样用来鼓气炫耀以争取异性的芳心。
瘤龙长有巨大且结构轻巧的头颅,向后弯的牙齿位于凹窝内,下颚在中间与其他部分咬合,颈很短,仅有7个脊椎,它们身体的其他部分很长。
晚白垩纪蛇颈龙
1824年,英国著名的化石收藏与发现家玛丽·安宁,在她的故乡——英国莱姆里吉斯,发现了完整的蛇颈龙化石。蛇颈龙科就是以它来命名的。
蛇颈龙出现在侏罗纪早期,体长3米左右。它们的典型特征是细小的头,宽大的喙部,头骨松果体开口很大,牙齿都是统一的细长形状,横切面是圆形的。蛇颈龙有些身体特征比较原始,比如它的内鼻腔几乎位于外鼻孔的正下方——这说明它不能像后来的菱龙或其他蛇颈龙一样利用水流过鼻腔来闻气味。蛇颈龙结构紧凑,应该是积极的捕猎者,而不是坐等猎物上门。
菊石
菊石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软体动物,它们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初期,繁盛于中生代,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三叠纪海洋中。菊石是由鹦鹉螺(现在仍然存活在深海中)演化而来的,与鹦鹉螺的形状相似。
菊石的体外有一个硬壳,大小差别很大,壳为几厘米至十几厘米,最小的仅有一厘米,最大的比常用的大磨盘还要大。壳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三角形、锥形和旋转形等。旋转形的壳在菊石中占绝大多数。
长喙龙
许多人以为上龙科在白垩纪早期就灭绝了,其实不是的。长喙龙就是上龙科的晚辈,它生活在白垩纪的晚期,它似乎是一种保存了原始面貌的上龙,椎骨居然有19块,嘴巴变得十分细长,活像只大鸟一样。长喙龙的身体结构和克柔龙差别很大,倒是和早期的泥泳龙很相似,只有3~5米大小。这种长喙龙主要在北美出土,南达科他州的内海就有它的身影。
白垩刺甲鲨
白垩刺甲鲨是顶级海洋掠食动物,被称为“白垩纪的咽喉”,大小与现在的大白鲨相似。它长达76米以上,尾巴占身体的一半长,它同时用起伏的身躯和像鳍一样的脚游泳,敢于攻击小型沧龙,与现生大白鲨敢于攻击小型海狮或海豹的情况相似。
无齿翼龙
无齿翼龙是种会飞的爬行动物,它们不是恐龙,它们几乎没有尾巴,躯干很小。一部分无齿翼龙也许会有皮毛,但是不会有重羽毛。它们有个大脑袋,视力非常好。无齿翼龙没有牙齿,能够扇动它们的翅膀飞翔,而且还能飞很长的距离。
无齿翼龙是白垩纪晚期的翼龙类,一种飞行的爬行动物,而恐龙则是陆上的动物。无齿翼龙大约如火鸡一样,体重大约15千克,但是它的头部大约有18米,两翼展开约82米。它或许较常滑翔而非飞行,而且有可能滑降水面觅食鱼类。某些证据显示无齿翼龙体覆轻羽毛,有可能为温血动物。有些小型的无齿翼龙比麻雀还要小,而最大型的两翼展开可达12米。它们或许需要利用热气流上升以顺势抬举离地飞翔。
托斯特巨鱿
8000多万年前的晚白垩纪已有大小相当于大王鱿的史前巨鱿出现,并与菊石类、沧龙类、古海龟及蛇颈龙类分享这一大片海洋。这些巨鱿的复原图,亦仅靠几块零碎的内壳化石断片推测想象。托斯特巨鱿(Tusoteuthis)可能是于西部内海道中作为大型掠食性鱼类及海洋爬虫类的食物,证据来自已经发现的粪便化石、内壳断片的咬痕及窒息死亡的鱼类化石。
矛齿鱼
在6000多万年前的海洋中,恐龙时代很常见的壳体巨大的菊石消失了,许多像蛤蜊一样的软体动物和海胆替代了它们的位置,15米长的银鲛和其他鲨鱼也很常见。恐龙灭绝前后,新一轮的鱼类进化产生了现代的硬骨鱼类。鲑鱼和大马哈鱼就是那个时代存活下来的幸运者。但矛齿鱼没有存活下来,它约175厘米长,和大马哈鱼一样有巨大的牙齿,咬合后像一个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