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功勋(五)> 第19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2章(2 / 2)

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并且于1921年参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在成为争取印度独立的激进派的领导者后,一直认为国家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消灭贫困,为此,就必须彻底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地主制度,实现国家工业化。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思想,所以虽然在1937年到1939年曾担任印度国大党的议长,但是钱德拉-鲍斯后来还被甘地为主的温和派开除。

钱德拉-鲍斯被国大党开除出去,成为了许多民族主义者心头的疼痛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钱德拉-鲍斯在1941年由印度经阿富汗、苏联而前往德国,并且在德国组成两千人的印度旅团。1943年钱德拉-鲍斯由于日本的邀请,搭乘德国的U型潜艇由基尔出发,借道马达加斯加前往日本。前往日本后,在东京方面的支持下,于新加坡宣布成立“自由印度临时政府”,由他担任国家元首、总理、军事部长、外交部长和印度国民军最高指挥官。 虽然后来年仅49岁的钱德拉-鲍斯因为台北松山机场的飞机事故而受伤,并最终死于东京的一所医院里,但他死后很长一段期间,印度当地仍然有不少的传说指称他还健在,就算到现如今,在印度国会议事堂前的三幅肖像中,钱德拉-鲍斯与甘地、尼赫鲁并列,由此可见钱德拉-鲍斯在印度的评价。在如今的多数印度人的眼里,钱德拉-鲍斯就是他们的英雄,是反抗英国人、争取印度独立的英雄。

这就是民族主义者的英雄,拉赫曼上校自然感到不可以理解,在拉赫曼这个所谓的“纯粹者”的眼里,甘地的绝食抗争才是争取印度独立的力量,对于那些民族主义者的一些想法,拉赫曼上校并不以为然。但是本质上来说,拉赫曼上校也是一个印度人,纯粹的印度人,虽然他混迹于事务性的行政部门,养成了一些官僚主义的思想意识,但是他毕竟是印度人,在一些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宣传的影响下,他的一些思想想法其实是和莫汉少校并没有什么差别的。

此时,面对着战场上的不利局面,拉赫曼上校与莫汉少校其实根本的想法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确定自己能够击败当面的中国人,也就是为了维护印度的利益,就算是实力不足,也应该能够击败中国人。至于怎么击败,那是另外一回事了。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使得上校只是“高傲”的去认识战场,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为战争。这自然会导致错误的发生了。譬如,在指挥部队突围的时候,拉赫曼上校只是片面的认为“要将整个机动兵团带离,而机动兵团的核心就是那些装甲骑兵中队组成的装甲战斗群,所以突围的主力就是那些装甲部队,只要那些装甲部队冲出去,便是胜利。”,然而他忽略了一个关键,那就是没有步兵的掩护,装甲部队的攻击往往会遭到很惨重的损失。这一点,拉赫曼上校并没有意识到,他只是对莫汉的一些思维方式感到不以为然,却从来没有对莫汉少校的作战指挥方式产生过怀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