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最中国史> 第29章 最作秀的求师问道杨时程门立雪(宋)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最作秀的求师问道杨时程门立雪(宋) (1)(1 / 3)

最后一支弩箭飞了出去,直指匪首的眉心--它飞行的速度是如此之慢,以至于随便谁一伸手都可以把它像树下的果子一样摘下来,但它却始终不折不挠、不偏不倚地飞行着,那个施加其上的初始力,丝毫未受外力限制。也许是那根连接箭与其关联时空的轮轴上皮带,忽然被扯长了。

年代:宋

公元1093年冬

前言

典故“程门立雪”出处有二,一个是《宋史·杨时传》:(杨时与游酢)一日见(程)颐,颐偶瞑坐,(杨)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第二个是《二程语录·侯子雅言》:游、杨初见伊川(即程颐),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二程指的河南人程颢和程颐,两人是亲兄弟,都是宋代著名哲学家,曾在嵩阳书院聚徒讲学。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说:哥哥程颢开创的学派,由陆九渊继续,王守仁完成,称为陆王学派,或心学。弟弟程颐开创的另一个学派,由朱熹完成,称为程朱学派,或理学……在朱熹和陆九渊的时代,两个学派开始了一场大论战,争论的主题,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自然界的规律是不是人心创制的。

杨时,自幼颖异,熙宁九年进士,程门四先生之一,曾做过浙江地方上的行政长官,创办东林书院,将二程学说传播到长江以南。

游酢,程门四先生之一,程颐在京师初次见到他时,对他的评价是资质可以进道,后来进士及第,做过博士、福建地方上的司法和湖北地方上的纪检长官。

《侯子雅言》的作者是侯仲良,他是程颐的内弟。

程门立雪的两处文字记载都有“门外之雪深一尺”的表述,它除了文学意境之外,主要是个时间概念,跟常用的日上三竿、两炷香的功夫等表达类似,但是民间版本却把这个时间用语演变成了一个关键细节,说杨、游二人一直站在门外纷纷扬扬的大雪里。如此苦行兼自虐,尊师重道的感染力是有了,却牺牲了真实性,经常会引起一些质问和责难,或者说杨游二人作秀,或者说程颐耍大牌。

但是,如果你注意到嵩山少林寺离嵩阳书院仅十几公里远,步行半小时内可达,你一定会知道程门立雪另有一番深意,因为程门立雪五百年前,在少林寺就发生过同样的事情,且成为一段著名的禅宗公案,是为“慧可求法”,程门立雪的几位当事人对此均心知肚明。

来自国学网站的资料对“慧可求法”一事有详细的介绍:慧可知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遂去参拜,然祖师端坐,面壁不语。慧可思忖:“古人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布施,古人尚需如是,何况我辈。”是年十二月九日晚,天降大雪,慧可立于雪中,坚持不动。翌晨,雪埋过膝,祖师悯问道:“汝久立雪中,有何所求?”慧可垂泪:“唯愿和尚慈悲,为我开甘露门,广度群品。”祖师回言:“诸佛无上之妙道,于长劫中精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岂可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而希求无上乘?此唯徒劳而已。”慧可闻此教诲,遂取利刀,斩断左臂,置于师前。祖师知是法器,遂言:“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躯,汝今断臂与我求法亦可。”

然则,“慧可求法”是否诱致了“程门立雪”的发生?“程门立雪”不是一个偶发性事件?莫非它是一起成功的策划?

看来书面记载又在迷惑我们,程门立雪的事发环境、事发经过以及当事人的心理状态,或许根本没有那么简单,甚至于它就不是一场文戏,而是一出武戏。具体情况,参见如下《程门立雪,达摩》一文。

一、天时

1093年冬天的某个傍晚,杨时和游酢从宋都开封来到嵩山底下的登封。

进城之前,杨时吸了一鼻子冷空气,郑重地对游酢说,再次明确一下此行的目的,程颢和程颐创立的洛派理学,是要播散到长江以南的,我们俩就是被选中的传道者,不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在学识上我们并不亏欠,但仍需要师承关系作为通行令牌,以前我们师从程颢,算是搞到了一个令牌,现在我们要从程颐那儿办下另一张令牌。

游酢沉重地点了点头,两滴果冻状的清鼻涕飞了出去。他想检视一下是不是洒到了长衫的下摆上,但是长衫的纹路模糊不清,天早于他的想像黯淡了下来。

他们一头扎进一家小旅馆,躲在房间里烤火读书,然后早早将息。

次日早晨,店家按照吩咐把早餐送到房间里,凉菜两碟,昨晚剩菜的拼盘;馒头六个,热乎乎的,却不新鲜。

用餐时,驿馆里的差人送来一个木箱子,十分精致,打着封条。杨时接收了,鬼祟地搁到房梁上。

中午时分,厨师正准备把一大锅羊肉汤煮沸的时候,他们俩才衣衫不整地走出房门,来到店门外的水井处打水洗脸,鞍马劳顿和灯下苦读使他们脸色昏暗,像是油灯的罩子。洗完了脸,他们拿着手帕走到大街上,抬起头像新生儿那样好奇地看天,太阳像张褪色的年画贴在惨白而厚的云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