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京香山脚下的李大妈,查出糖尿病后,一直“合理利用资源”,她给自己办了年票,每天一趟香山,风雨不误。这样坚持了一年有余,从最开始的气喘吁吁,半山腰就得折返到现在的“身轻如燕”,笑看着来秋游的大学生一个个筋疲力尽才能熬到山顶,她自豪的不得了,最关键的是,通过爬山,她的血糖控制住了,赘肉减少了,身体感觉好多了。每天站在山顶,就觉得自己不像个糖尿病患者,反倒像个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做什么都有劲儿,真是爬山爬出个好身心呀!
糖尿病患者爬山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吗
可以,爬山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坚持下去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素质。
糖尿病患者爬山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爬山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运动方式。因为爬山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进而提高免疫能力,减轻或避免并发症;消耗多余的热量,促进减脂,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用量;促进身体组织对糖的作用,特别是骨骼、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能力,恢复细胞对糖的吸收,使血糖、血脂水平下降。
1.要注意循序渐进,切不可突然加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2.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度疲劳。
3.最好在爬山前少吃一些食物或在饭后1小时开始爬山,以免发生低血糖。
4.身体较虚弱、并发症较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做轻微的运动。
5.在有一定身体健康基础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加长运动时间、增加上爬高度,这样可以消耗更多的热量。长期练习可以减脂,促使身体恢复正常。
爬山为什么这么好
糖尿病患者爬山可以明显地提高腰、腿部的力量以及行进的速度、耐力、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加强心、肺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在爬山过程中,腿部大肌群参与较规律的运动,且有一定的负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更多的毛细血管张开,加强氧交换,增强新陈代谢,使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加强,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要选择合适的季节爬山,如果过度劳累就要停止,不要勉强,免得得不偿失。
§§§第三节 控制糖尿病,心理呵护少不了
1.糖尿病患者应怎样正确对待糖尿病
“完了完了,得糖尿病喽,绝症呀,这可怎么办?”51岁的鲁先生拿着诊断报告坐在车里,喃喃自语,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做,这糖尿病会要了我半条命呀!家人得知后,尤其是鲁太太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到处搜集糖尿病的资料、治疗方案,在鲁先生冷静下来后摆在他面前,让他自己看。社会上闯荡多年的鲁先生很快就度过了慌张期,冷静下来,仔细审视自己的身体,听取专家的意见,最后笑了,得出结论“这糖尿病也没那么可怕嘛!”
心理作用会影响糖尿病吗
会的,负面的心理暗示会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正视自己的病情,对自己进行正面的心理暗示。
“糖友”们的心理过渡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想到疾病将伴随终生心里很难过,表现为精神抑郁,心情不畅。此种心态,自然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一般患者住院时间都比较长,与医护人员朝夕相处,做好心理护理就更为重要了。
1.首先要认识到目前糖尿病还不能根治,只能做到有效控制。因此糖尿病的治疗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应树立起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决心。
2.要用乐观主义精神与疾病作斗争,既不要对糖尿病无所谓,不控制饮食,不重视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也不要对疾病过分担心,终日焦虑不安;或在治疗过程中一遇病情波动就失去治疗信心。这些都可能加重病情。
3.在治疗过程中,糖尿病患者要善于学习,主动掌握有关防治糖尿病的知识,寻找病情变化及规律。定期复查血糖、尿糖、血脂等化验指标及心血管、眼底、神经及肾脏,做到尽量较好的控制病情,防止或延缓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家人和医生要担当患者的“双保险”
中医学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其太过则为病。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在某些患者中,形成病理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加大了情志为病的因素,因此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减少“情志为病”的因素,就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之一。
例如:有些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因为病程日久,缠绵难愈而背上思想包袱,抱有“难治好,死不了”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随意进食,不按时服药,起居无规律,从而使病情加重,即使治疗方法正确及时,亦收不到好的效果。
因此,医护人员及家属要关心爱护患者,讲清楚糖尿病并非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