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生理上,都发生着重大的改变,比幼儿时期更调皮、更捣蛋、更不喜欢和父母沟通交流、更愿意和父母对着干,而且,这一时期的“叛逆”比幼儿时期更明显、难以招架。
当孩子步入初中的大门后,他们往往认为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脱去了稚嫩的小学生的“外皮”,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可以摆脱父母,为自己作主了。但初中生毕竟还是孩子和学生,在想要摆脱父母的同时,他们又必须依赖父母,在这种矛盾中,他们变得异常敏感,如果父母或外界还把他们当作孩子看待,他们便会感到厌烦,认为来自外界的关心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对外界产生了对立情绪,即逆反心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采用以下方法化解孩子的反叛性。
1.孩子不是父母的私产
大多数父母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自己的孩子,想怎么管就怎么着,或是想把自己的愿望、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把他培养成自己想做的那一类型。如果孩子和父母的价值观一样,那么可喜可贺,父母和孩子都能满意而归。但如果价值观不同,可能就不是孩子和父母对着干,而是父母和孩子对着干了。
已经读初中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但当这种价值观被父母反对或否定的时候,孩子的心理就会发生改变,无法与父母亲切的交谈,或像以往一样,把自己的心里话讲给父母听,开始渴望独立。
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这就有了矛盾,反抗与压迫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所以说,到底是孩子和父母对着干,还是父母在和孩子对着干,首先还要看父母的态度。因此,父母学会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积极的教育孩子。
2.给孩子平等发言权
当孩子的说话的时候,做父母的真的在认真听他在说什么吗?真的没有敷衍他的行为吗?孩子的内心其实是很敏感的,对敷衍的行为一目了然,如果父母对他的讲话只是哼哼啊啊了事,那么孩子可能就会拒绝再与父母交流、沟通,不管父母问什么,他都会闭口不答,或答非所问,看起来就像是在“忤逆”父母一样。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当孩子的讲话的时候,父母应该认真且耐心的倾听,这是最他人最起码的尊重,哪怕他只是个孩子。只有获得尊重,孩子才愿意亲近父母,听从父母的建议或安排。当然,在孩子发言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给予积极的回应,适当的做出一些赞赏的行为。
3.教会孩子理解他人
当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父母要做的,不是大骂一通,而是告诉他父母的担心和忧虑,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责备,其实是爱他的表现。这也是一个教育孩子理解他人的过程,当孩子体会到了父母的担忧和关爱后,再做事的时候,就会首先考虑到父母的感受,为了避免父母的担心,而谨慎行事。
细节24:教会孩子不贪小便宜
妈妈带着10岁的儿子乐乐去参加朋友的生日宴会,一整天都玩的很开心,可是回到家后,妈妈不高兴了。
“乐乐,这是什么?”妈妈拿着儿子脱下的外套,抖了两下,却发现从口袋里掉出了不少东西。
“勺子啊,妈妈真笨,这都不认识。”乐乐笑道。
“可是勺子为什么会在你的口袋里呢?而且……”她把勺子拿在手里摇了摇,说道:“这好像不是咱们家的勺子。”
“还有这把小刀,我记得,刚才在朋友家见过……”她说着说着,突然醒悟过来,板起脸来,问儿子:“告诉妈妈,这些东西你是从哪拿的?”
乐乐渐渐的,低下了头,小声说:“从……刚才的阿姨家……”
“你什么时候学会偷东西了!”
“……我没偷……”
“那这些怎么会到你兜里!”
“我……我只是觉得好看……”
“这就是偷!”妈妈大声教训道。
小乐乐委屈的低下了头,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儿。
很多孩子在小时候都有顺手牵羊,偷拿东西的行为,父母想纠正过来,却不往往效果不彰。俗话说,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当孩子有顺手牵羊的毛病时,父母若不及时有效的纠正过来,后果可能将不堪设想。那么,孩子的这一行为,是如何而来呢?又该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下。
1.明确指出孩子的错误
三五岁的孩子可能只是单纯的觉得某件东西好玩,不知道需要花钱购买,只是因为自己喜欢就拿到了手里。这一时期的孩子道德观念还未形成,无法辨别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不属于自己的。
这种情况下,父母的训斥往往起到反效果。孩子不觉得自己“偷”了东西,所以不甘心被父母批评,觉得自己很委屈,为了发泄心中的不甘,可能会继续“偷”东西的行为,渐渐的变成习惯,再想改就不容易了。
这时期,想要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其实很简单。只要让他意识到这是“偷窃”,是错误的行为,会对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