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中国战争简史> 第52章 晚清时期的战争(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晚清时期的战争(5)(1 / 2)

八国联军入侵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一面在华争夺势力范围,一面又加强对华经济、宗教侵略,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由此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帝国主义列强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帝斗争在全国各地日益高涨,其中以义和团声势最大。

义和团是在民间反清秘密结社义和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帝爱国群众组织。它最早兴起子山东和直隶交界地区。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间,义和团在山东、直隶以及京津地区得到蓬勃发展,他们公开反对教会的欺压,提出“扶清灭洋”、“兴清灭教”等口号。其中有名的有山东冠县一带阎书勤、赵三多等领导的义和团;山东茌平、禹城、平原一带朱红灯、心诚和尚等领导的义和团;天津静海一带曹福田,张德成领导的义和团。

开始,清政府对各地义和团采取剿的方针,但是未能将它扑灭,义和团发展反而越来越迅猛。这时,以慈禧、端王载漪、协办大学士刚毅等为首的顽固排外势力转而想利用义和团来对付列强军队,各地清军相继停止了镇压义和团的军事行动。

帝国主义一直想胁迫清政府镇压义和团。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4月6日,英、美、法、德四国联合照会清政府:若两个月内不能剿除义和团,四国将派军队代为剿平。4月12日,俄、英、美、法四国以同样内容再次照会清政府。5月28日,各国驻华公使正式议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5月31日后,各国侵略军400余人以保护使馆为名进人北京,同时,聚集在天津租界的侵略军已达3000余人,大沽口外尚有列强军舰24艘。6月6日前后,各国先后批准了联合侵华政策。

6月10日,英、美、法、德、日、意、俄、奥等八国组成的2000多名侵略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由天津乘火车分批向北京进犯。这时,京津铁路某些地段已被义和团和清军拆毁。6月14日,西摩尔率第一批侵略军800余人抵廊坊抢修前方铁路时,被义和团300多人包围。同一天,义和团还对落垡车站的侵略军进行了袭击。

6月16日,西摩尔率一部撤至杨村。两天后董福祥部甘军3000余人及义和团2000余人进攻留守廊坊车站的侵略军,毙伤敌50余人。6月20日,侵略军被迫南撤回天津。6月21日,聂士成部在北庄、穆庄重创敌军,联军狂奔至天津西北的西沽,占据了军械局。6月26日,西摩尔带领的残兵败将在援军接应下退人天津租界,在这次狙击战中,中国军民共击毙侵略军62人,打伤228人,彻底粉碎了西摩尔联军进犯北的计划。

当西摩尔联军受阻京津之间时,大沽口外的联军已决定从水陆两路攻取大沽06月16日,先已驶入白河内的联军十艘舰艇进入了战备状态,英、德、俄、日各军约1500人则在塘沽登陆,准备从侧后进攻大沽炮台。当天下午,联军向大沽炮台守将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限令守军于翌日凌晨二时交出炮台。罗荣光严辞拒绝,传令炮台守军准备战斗。6月17日,联军舰艇提前70分钟发炮轰击,清守军奋起还击。在炮火掩护下,集结在塘沽的联军从侧后攻下西北炮台和北炮台,随后,联军渡过白河,从侧后抄袭南炮台。至7时左右,大沽炮台尽失。联军同时掳走了北洋海军一艘巡洋舰和四艘鱼雷艇。

6月15日,北京义和团开始围攻西什库教堂。5月20-23日,清廷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对联军和战问题。21日,慧禧接到列强强索大沽炮台的奏报和列强要她归致光绪的谎报后,十分恼怒,意欲对联军宣战,后遭光绪帝及洋务派官僚的反对而作罢。大沽沦陷后,慈禧在载漪、刚毅、那桐等顽固排外分子怂恿下,强行决定对各国宣战。

6月20日,慈禧令荣禄为总指挥,组织清军和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使馆区。6月21日,清廷颁布宣战诏书,声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但随着列强进一步扩大战争,慈禧发生动摇,至6月29日,清廷又令驻华公使向各国解释宣战的“苦衷”,乞求各国谅解。

圈攻天津租界

早在清廷宣战之前,天津的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已开始抗击紫竹林租界内的侵略军。6月15日前后,义和团焚烧了马家口及望海楼等地的教堂,联军开枪镇压,团民奋起还击。21日后,驻防清军也配合义和团连续围困和炮击租界。此时,清军总兵力约10000人,参战义和团约3000人,租界内的联军不足2000人,侵略军高悬白旗,行缓兵之计。6月21日后,联军部分增援部队从大沽、西沽等地开入租界,兵力增至7000余人,实行分区固守。而义和团和清军由于缺乏统一的作战计划,仅限于炮击和袭扰对方,没有真正展开同联军作战,甚至没有切断天津至大沽的交通线,致使租界内的联军不断得到补给。

6月30日,直隶总督裕禄向清政府提出先击退紫竹林租界联军,然后会合各营,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