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无师自通百姓经济学> 第29章 心中的梦,还是心里的痛?——房产经济学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心中的梦,还是心里的痛?——房产经济学 (2)(1 / 3)

如果我们把当代中美两国农民在盖房方面存在的差别比较一下,也不难发现机会成本在其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在城里人关注楼价的同时,广大农民兄弟的自建住房事业也在火热地进行中。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几乎都有农民在盖新房、装修旧房子。农民一辈子最大的事是攒钱盖房、娶妻生子,然后儿子再攒钱建房子……这是农民的普遍心理。那么,农民的房子是怎么盖起来的呢?他们一般都是在很多年前就开始通过搜集、购买等途径自己准备材料,如木材、可再次利用的砖头等。待材料准备齐全后,他们会选择农闲时节,找来一大群亲朋好友,一齐动手挖地基、砌墙、粉刷……将房子盖起来。这种盖房的方式十分原始,而且现在一直延续。他们盖房用的工具也极其简单,往往是一个木工,既做门窗,又做架构,还顺便给主人做几把椅子;而砌墙、装修等也多是由同一批泥瓦工完成,这里边绝不会有很复杂的内部分工。

再来看美国的农民是如何盖房的。通常,他们会将盖房的活承包给一家专业建筑商,各种费用统一与建筑商结算。建筑商揽到这笔业务后,先找专业公司设计好图纸,然后再去找分包商,比如,专门处理地基的公司、专门砌墙的公司、专门做木工活的公司,每一类业务都有众多相应的专业公司提供服务。仅木工活就包括五类:屋顶的架构是一个专业做大批架构标准件的分包商,做厨房的柜子及饭桌又是另一个专业木工分包商,做楼梯也是一个专业公司,而室内的门窗、地板、墙脚又是一个专业公司负责,支撑房子的木架结构又是另一个专业公司。专业工人用的工具则五花八门,十分复杂。在这种盖房过程中,建筑商除了将盖房的各项业务分解后转包给其他专业公司外,可能什么也不需再多做。

我们暂且不论中美两国农民的盖房方式到底孰优孰劣,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中美两国农民在盖房方面会存在这样的差别。由于中国市场发育程度低,经济不发达,农业生产率也不高,因此农民放弃生产的机会成本是极低的。他们可以非常从容地用最原始的方式盖自己的房子。农民自己的机会成本低,他们的亲朋好友的机会成本也一样地不高,所以,这种亲朋好友一齐动手将房子盖起来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今年张家要娶媳妇了,大伙儿就帮助张家把房子盖起来,明年李家要娶媳妇了,大伙儿就帮助李家把房子盖起来。相反,如果他们要去请一个专业建筑队来盖房,反而成本会高很多,这就不划算也没必要了。

而在美国情况就不同了,因为美国市场发育程度高,经济发达,农业生产率也高,仅占全国人口4%的美国农民,不仅养活了近3亿美国人,而且还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可想而知美国农村的生产率是中国农村无法比的,因此农民放弃生产的机会成本是很高的。在这里美国农民不是不可以自己去联系各个专业公司,但高额的机会成本使他宁愿将盖房的活儿全部承包给一家建筑商。首先,这个农民有自己专门的工作,或许他一个人要负责耕种上百亩的农场土地。如果放弃手中的工作去联系众多的专业公司,他的损失将会很大,这就是机会成本。第二,他对这些专业公司根本就不熟悉,如果要自己去做,他得先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盖房的各种材料和造价,然后再去调查和比较每家专业公司的情况,直到最后确定签约。在这些专业公司替他盖房的过程中,他还得去监督每一项业务的质量,简直不胜其烦。并且在他花费大量精力掌握了各种“盖房要旨”后,他很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再去盖第二栋房子,这些知识也就白费了。所以,他宁愿将自己不熟悉的盖房业务承包给专业建筑商,他自己则去专心干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才是美国农民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样安排将盖房的机会成本最小化了。

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买房故事

十几年前,我国的一位经济学家讲了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美国老太太年轻的时候按揭买了一套房,等她临终的时候还完了这笔贷款,而她却早早的享受到了宽敞舒适的居所。暮年时,老太太逢人就自豪地说:“我奋斗了一辈子,终于还清了这座房子的贷款。”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钱,她终于有钱可以买一套新房了。老太太也自豪地对人说:“我奋斗了一辈子,终于攒够了买房的钱!”可这时,她已经老态龙钟,疾病缠身,无法享受那该属于她的美好生活了。

这个经济故事的寓意很明显,称赞美国老太太的消费行为,嘲笑中国老太太的不识时务。是啊,同样的收入,美国老太太相对于中国老太太来说多会做人,多懂得享受生活啊。在同样的环境下,只不过是稍稍改变了消费模式,美国老太太就能提前住一辈子的新房,而中国老太太却固执己见,在临死前才圆了自己的住房梦。相对于现在的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理念,中国老太太的攒钱消费理念真是太老土了。于是国人茅塞顿开,大家都羡慕美国老太太聪明睿智的消费行为,懂得充分利用别人的钱进行提早消费,而自叹国人消费观念保守。自从中国开始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这个故事一直令银行、开发商、售楼小姐们津津乐道,以此鼓励人们大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