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听了卫子夫的话后笑道:“朕在此地召卿是有原由的,你瞧此处离正宫颇远,皇后也根本就不会注意到这里的,况且昨夜朕偶得一梦,见卿身旁有梓树数株,而梓与子想通,唉,直至今日,朕尚无子嗣,莫非我要子嗣的心愿会在卿的身上实现,若卿为朕生儿育女,乃是江山之福,又有谁敢加罪于你呢,卿但放宽心即是。<>”有了武帝的这番话,卫子的胆子放大了,更加刻意的逢迎武帝,使得武帝对她说不尽的怜爱。
自从这以后,武帝每每都借口政事繁忙,就不常去阿娇那里了。阿娇刚开始的时候也以为是武帝政事繁忙,可是没过多久,她就听到了一些风声,她听说武帝又与去年从平阳公主那里领回来的那个歌女重修旧好了,不由得气上心头,这口气她又怎能咽得下,便怒气冲冲的来找武帝理论,好看的小说:。但这时的武帝却不再退让了,对阿娇说道:“御妻此言差矣,朕与御妻成婚已多年了,可是至今以来御妻也为能产下一儿半女,待朕百年之后,这偌大的江山又有谁来继承呢?”阿娇听了之后,有些鄙夷的说道:“卫子夫只不过是一市井歌女,她哪里来的这等福份,可以为陛下产下龙子?”武帝听了之后勃然大怒,喝道:“御妻慎言,卫氏而今已经怀孕在岙,你还有何话说?”阿娇一听不由羞得满面通红,无言以对,因为这正触到她的痛处,也确是她的短处,怪之怪自己至今未能产下龙子,阿娇没有办法只得拂袖而去。()回到自己的宫殿之后,她一面不惜重金求医吃药,盼望有朝一日能为武帝生下龙子;另一方面她开始寻找救兵,找到了自己的婆婆王太后,想让她来帮自己想想办法。
王太后听到了自己儿媳对自己所说的一切,也颇有些为阿娇鸣不平,便答应阿娇替她出气。一天乘着武帝进宫请安的时候,王太后责问武帝道:“皇后有哪里对不起你了,以致于你如此疏远她,要知道咱们母子之所以有今日,全是靠了你姑姑窦太主所助,她可是咱们母子的大恩人呐!”武帝说道:“母后,此言差矣,儿臣并没有刻意疏远皇后,儿臣只是见皇后多年未育,心中着急,只得另寻别氏,以求生儿育女,但皇后非不但不解其意,相反屡屡从中作梗,大兴妒意,实在是无理取闹。”太后听完之后,细想道:要说也对,阿娇进宫多年,一直未有生育,如果彻儿没有子嗣的话,那江山将来有谁来继承呢。想罢说道:“你的所作所为,母后不再多管了,只是你要保重龙体,万不可贪恋于美色而过于冷淡了皇后。”武帝点头答应了。
按说窦太主是皇帝的亲姑姑,当初又是经她之手帮助刘彻登上帝位的,出了这种事情,应该理直气壮地找到武帝去理论,给自己的女儿鸣不平,为什么会像现在似的忍气吞声呢?这其中乃是有一段隐情。窦太主家里曾养过一个男宠,名叫董偃。董母一向以卖珠玉宝器为业,得以经常出入于公侯王府之中,也经常出入于窦太主的府中,有的时候也把自己的儿子董偃带去。太主有一次见到了小董偃,发现此子少年貌美,举止风流,不觉心中怜爱。询问年龄只有十三岁,便向董母提出要收留董偃在自己的府中,董母听了之后,真是喜出望外,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和啊,这是你花万两黄金求也求不来的好事儿啊,赶忙连声称谢,把上董偃留在了窦太主的府中。
自此以后,窦太主派专人教他书算骑射御车等事,而董偃也是博闻强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董偃逐渐长成一个眉青目秀、一表人才的青年男子,而且又很恭顺,所以很得窦太主的欢心。不久,窦太主的丈夫堂邑侯陈午不幸一病身亡,一切丧事也都是由董偃主持操办的。此时的窦太主虽然年龄已经在五十岁开外,但因为一直生活在皇家,华衣玉食,又保养得体,所以看上去并不像那么大年纪的,再者她已经过惯了花天酒地的生活,怎能熬得住这独居生活。这日复一日的与董偃在一起,使得她对董偃由爱生情,居然与其姘居了。虽然董偃并不太情愿,但窦太主是自己的主人,主人有命,他又怎能违背呢,无奈之下董偃也只得勉力而为。不过窦太主有的是钱,可以任其近霍,董偃就用这些钱在外面结交秀多宾朋,长安城中居然还有很多的公卿名士争相与他结交,都呼他为董君。
有一天武帝驾临太主府游宴。见过礼坐定之后,武帝笑着对窦太主说道:“姑姑,请主人翁出来相见吧!”窦太主一听浑身一惊,心想:皇帝怎么会知道自己的**的?想隐瞒,但皇帝既然已经问出来了,就证明他已经确确实实的知道了这件事了,自己再隐瞒就是犯了欺君之罪,于是窦太主羞得满面通红,忙跪伏在地叩头谢罪。武帝看到此景赶忙伸手扶起窦太主说道:“姑姑不必多礼,快请主人翁出来相见就是了。”窦太主虽然感到羞愧,但皇帝有命也只得把董偃唤来见驾,董偃来了之后又是双双跪倒谢罪。但武帝非但没有责怪他们,相反的倒好言安慰他们两人,还赐宴给二人,命二人一左一右的陪自己饮酒。窦太主见武帝如此见谅于她,心中着实的羞愧不已,对武帝也自然的感激万分。试问她现在又怎敢为了自己女儿争风吃醋的事情来责怪武帝呢?
但这并不是说窦太主不恨卫子夫,她不敢责难卫子夫,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