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过后,年节也越来越近,村子里家家都开始准备着过年。雨茗仍然与雨涵一起上街卖字画,也陆陆续续的置办年货,到年三十,东西都已经准备好。早晨起,一家人把屋子打扫干净,换了新的对联和窗花,把院子里的雪都扫干净了。院子里的梅花已经开了,少见的红梅更添了几分喜庆的气氛。
午后殷氏就带着雨茗和雨涵准备年夜饭,雨茜也帮着做些简单的活。过年最高兴的自然是孩子,雨茗把之前收起来的花生留了些种子,其他的都炒好,当做过年吃的零嘴,又亲手做了些梅花糕,过年期间吃的零食是不少了。
待一切都准备妥当,看着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了,殷氏便带着孩子往唐家老屋去,虽然唐家已经分家,但老人都还在,过年自然要一起祭祖。通常人家若是分了家,父母都是与长子住的,但唐家老大一直以来都是怨怪父母的,唐家老爷子和唐奶奶也不想闹心,索性就跟最小的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其他几个孩子,每年给些钱粮,而老三家因为唐乾离家,两位老人也没有要他们给些东西,但殷氏一向孝顺,每年总少不了孝敬些东西。
今年殷氏特意买了一块肉,又买了布料,交到唐奶奶手里。唐奶奶想起那个离家至今都没有音信的儿子,道:“三媳妇,这几年苦了你了,三儿不在,孩子都还要你照顾,我跟你爹都老了,用不了这许多,你留着,小涵他们都还小,小涵还要读书,茗儿过两年也该说亲了,总有花钱的地方。”
殷氏摇摇头,道:“这些是孝敬爹娘的,我们一直都好,小涵、茗儿都是懂事的,如今茗儿也能帮着做些绣活,总苦不着他们,。爹娘收着,也是儿媳替孩子他爹尽一份孝心!”
唐奶奶还没有答话,老四媳妇就接过东西,道:“娘,既是三嫂的一片孝心,您收着就是,前些日子三嫂娘家的侄儿寻来,看样子就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哥,虽说没把三嫂和小涵他们接回去享福,想来也要留些体己的银钱,娘何必担心。”
雨茗瞥了四婶一眼,忍不住撇撇嘴,但大过年的不想惹得大家不愉快,也就什么都没说。要知道他们家免了每年孝敬老爷子老太太的钱粮,这个四婶可是一直都耿耿于怀的,早两年唐奶奶还会说她几句,但后来发现说她什么都没有用之后,也就懒得浪费口舌。
唐老爷子看着姗姗来迟的老二一家进门,也不想再耽搁,领着一家人点了香烛准备祭祖。一家子按照辈分和年龄排好,跟着唐老爷子跪下磕头。今年唐雨恒考中了举人是一件大事,唐老爷子也认认真真的跟祖先禀报了一番,又说了些保佑唐家平安兴旺的话,一群人才散了,各自回家准备吃年夜饭。
原本这一天不仅要一起祭祖,之后还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但每年唐老大家和老四家都会闹得不可开交的,老爷子看着闹心,也就不再提一起吃年饭,大家一起祭祖之后,就各自回家,自己吃年饭守岁。
离开唐老四家,天色已经渐晚,好在晚饭的饭菜都已经准备好温着,只要摆好饭就可以开始吃饭。前世唐门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大家族,年夜饭也是一直保留下来的,基本上嫡系的子弟都会参加。虽说只是嫡系,但几百年的大家族,光是嫡系子孙人数就不少,雨茗每年都嫌吵得很,而雨茗又是辈分高地位尊贵的,光看着那些小辈给自己拜年都嫌烦得很。今年算是人最少的一次,却只觉得温馨幸福。
年夜饭有个习俗,要从天亮吃到天黑,一家人也不急,只慢慢的吃着饭,说些笑话,待天色完全黑透,才收拾了碗筷,围着火塘说话。雨涵读的书多,给两个妹妹说些有趣的事,雨茜撒娇的窝在殷氏怀里,不时提出些稀奇古怪的问题,雨茗则坐在火塘边,拿着红薯,切成片,慢慢的烤着。雨茜看上去心思都在雨涵的故事上,却总能及时的将雨茗烤好的红薯片送到自己口中,气得雨茗咬牙,殷氏便笑道:“好了,过了今晚,就是十一岁的大姑娘了,怎么还跟妹妹计较,过年可不好生气的。”
雨茗看着对自己做鬼脸的妹妹,对殷氏点头,她也没有当真跟妹妹生气的意思,就是,她家小妹这个样子是不是也太欠扁了一些。
年初一早上,雨茗早早就叫了妹妹起来,给殷氏拜年。殷氏拿着早就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三个孩子。拿了压岁钱,兄妹三人就提着水壶出了门,往村中的水井去拜龙神。这是杏花村的习俗,大年初一要拜龙神,献上祭品,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以前是唐乾带着雨涵去,唐乾走后,就是雨涵带着雨茗去,雨茜今年是第一次跟着哥哥去拜龙神。
村中的水井在村子中央,虽说有的人家从山中引水,初一拜龙神也是在这口村中的水井,因此,这时候水井边很是热闹,几乎家家都点了香,提着壶前来拜神。有的人家早早就来了,想赶在最前面,雨茗他们来的时候,前面已经围了一圈人。殷氏不甚在意这些早晚的话,只说心诚则灵,只让雨涵照看好两个妹妹就好。
虽然人多,秩序倒没有混乱,一家拜完了,打了水退开,另一家再上前点香,人虽多,倒也没有等多久。轮到他们,雨涵点了香,让雨茗摆了点心,念叨了一些祈福的话,领着妹妹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