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内科病中医传统疗法精华> 第129章 面神经炎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9章 面神经炎 (1)(1 / 3)

神经系统疾病

面神经炎又称Bell麻痹,指面神经管内段(茎乳突孔内)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常为单侧,极少双侧。临床表现为病侧不能作皱眉、闭目、示齿、鼓腮等动作。其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常与病毒感染或非特异性感染、受寒吹风等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脱髓鞘、轴突变性有关。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50岁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主要根据临床特点进行诊断。治疗痊愈率达92%以上,仅8%以下留下面肌痉挛及连带运动等合并症。

面神经炎属于中医“口僻”、“僻”、“歪嘴风”、“吊线风”、“吊斜风”等范畴。

(病因病机)

1.正气不足,风邪入中由于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夹寒夹热乘虚而入,客于颜面,走窜阳明经脉,气血痹阻,肌肉弛缓不收而致口僻。正如《诸病源候论·偏风口·候》中所云:“偏风口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经筋急而不调,故令口僻也。”

2.痰湿内生,阻于经络若平素喜饮醇浆,偏嗜辛辣厚味,日久损伤脾胃,痰湿内生;或因外感病邪,内袭络脉,气血受阻,津液外渗,停而为痰;加之外风引触,风痰互结,流窜经络,上扰面部,阳明经脉壅滞不利,即发口僻。

3.气虚血滞,经脉失濡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僻日久不愈,正气更渐亏耗,气虚不能上奉于面,阴血亦难灌注阳明;或气虚血行无力,血液瘀滞于经脉,均可导致面部肌肉失于气血濡养而枯槁萎缩,终致口难复。

综上所述,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外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经脉失养,肌肉弛缓不收所致。

(诊断要点)面神经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人的病史及临床特点。

1.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部分病人可有耳周及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50岁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2.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颊间。

3.可伴有病变侧舌前2\/3味觉消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4.无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实验室检查一般正常,排除中枢神经系统、后颅窝、耳、腮腺等疾病。

(辨证施治)

1.风寒袭络证

主症:突然口眼斜,眼睑闭合不全,或有口角流涎,眼泪外溢,伴恶风寒,头痛鼻塞,面肌发紧,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方药:小续命汤加减。麻黄9g,防己12g,人参30g,芍药12g,川芎9g,桂枝9g,制附片12g,防风12g,杏仁15g,黄芩9g,甘草6g。

加减:表虚自汗者,去麻黄加黄芪30g,白术12g;兼头痛加白芷12g,羌活9g;面肌抽动加天麻15g,蜈蚣2条,全蝎6g;口角流涎加白僵蚕12g。

2.风热灼络证

主症:骤然起病,口眼斜,眼睑闭合不全,头痛面热,或发热恶风,心烦口渴,耳后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通经活络。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秦艽10g,石膏(包煎)30g,川芎12g,当归15g,芍药12g,羌活9g,独活9g,防风9g,黄芩9g,白芷9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白术12g,茯苓12g,细辛6g,甘草6g。

加减:风热表证明显者,去细辛、独活、熟地黄,加桑叶9g,蝉蜕6g;兼头晕目赤加钩藤15g,菊花12g。

3.风痰阻络证

主症:突然口眼斜,面肌麻木或抽搐,颜面作胀,或口角流涎,头重如裹,胸膈满闷,呕吐痰涎,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方药:牵正散合导痰汤加减。白僵蚕12g,全蝎9g,白附子12g,半夏9g,陈皮9g,茯苓12g,甘草6g,枳实6g,南星9g。

加减:面肌抽搐频繁加蜈蚣2条,乌梢蛇12g;痰浊化热者,加黄芩12g,竹茹12g;胸膈满闷加佛手9g,苍术9g。

4.气虚血瘀证

主症:口眼斜,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面白气短,神疲乏力,舌质紫暗,苔薄白,脉细涩或弦涩。

治法:益气活血,和营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当归15g,川芎12g,桃仁9g,红花6g,赤芍12g,地龙12g。

加减:顽固不愈者,加三七9g,穿山甲15g,鬼箭羽9g;面肌抽搐加全蝎6g,蜈蚣2条;气虚明显者,重用黄芪;兼血虚加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