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内科病中医传统疗法精华> 第80章 慢性肾衰竭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0章 慢性肾衰竭 (1)(1 / 3)

慢性肾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机体在排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某些内分泌活性物质的生成和灭活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常见倦怠、乏力、恶心、呕吐、少尿、无尿、水肿,呼吸有尿臭味、气促、皮肤瘙痒等症状。

据统计,每百万人口中,每年有100~150人发生慢性肾衰。在原发性肾脏病中,常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其次为小管、间质性疾病;在继发性肾脏病中,则多见于糖尿病肾病等。近年来,有的西方国家统计,在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中,糖尿病肾病占第一位,其次为高血压性肾损害;而肾小球肾炎已由以往的第一位降为第三位。按照肾功能损害程度,可分为肾功能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尿毒症早期和尿毒症晚期。血肌酐是最重要的诊断指标。本病预后不良。

慢性肾衰竭属于中医“关格”、“癃闭”、“水肿”等范畴。

(病因病机)慢性肾衰可由水肿、淋证等多种病证发展而来。其病程冗长,病机错综复杂,既有正气的耗损,又有实邪蕴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正虚包括气、血、阴、阳的亏虚,并以脾肾亏虚为主;邪实以湿浊、水气、血瘀为主,可伴有湿浊化热,有时兼有外邪等。

1.正气耗损造成正气耗损的因素很多,如风邪外袭,肺气不宣,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溢于肌肤,水湿浸渍,损伤脾阳;或久居湿地、涉水冒雨,水湿内侵,湿留中焦,使脾运失司,湿困脾阳;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脾气受伤,健运失司,湿浊内生,湿困中焦,脾阳受损;或劳倦过度、恣意酒色、生育过多,肾气内伤,肾虚则水湿内盛,久伤肾阳。这四者是肾衰正气耗损的主要病机。

2.浊邪壅滞肾主藏精,主水、司二便;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肝主藏血,主疏泄,调畅气机。脾肾虚则清浊不分,水湿内停,浊毒难排;肝肾虚则经血亏,气机失调,清气难升而浊阴不降。浊邪内停,生化失常是本病的病理基础,也是引起肾衰虚实夹杂变化的原因。

3.血瘀阻塞肾气亏虚推动无力,瘀血败精之邪内停,壅塞尿路,使传导失司,气化功能失调,气机不通,脉络受损,而发为本病。浊邪壅滞三焦,浊邪尿毒不能排出体内,继而并生变证。

本病病位主要在脾、肾,波及肝、心、肺、胃等诸脏腑。本病病机关键是肾之开阖功能失调,肾失开阖,不能及时疏导,转输、运化水液及毒物,而形成湿浊、湿热、瘀血、尿毒等邪毒,进而波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而产生临床诸证。在疾病演变过程中,由于脾肾损伤及浊毒在体内蓄积程度的不同,因此不同时期其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可以脾肾虚衰为主,或以浊邪壅滞三焦为主,或虚实证候并见。由于脏腑相关,病情进展,可以累及他脏而见变证。如水湿、浊毒之邪凌心射肺,则见胸闷、心悸、气促,甚则不能平卧;如肾病及肝,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则见手足搐搦,甚则抽搐;如肾病及心,邪陷心包,则昏睡或神志昏迷;若正不胜邪,则可发生阴盛阳衰、阳气暴脱等危候。

(诊断要点)

1.有慢性肾脏病史,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乏力或嗜睡等。

2.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等,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尿常规可有蛋白尿,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并可出现水、血电解质紊乱,双肾B超提示双肾缩小。双肾ECT显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辨证施治)慢性肾衰辨证上多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本虚包括气、血、阴、阳的虚损,分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等;邪实有湿浊、水气、血瘀,可伴有湿浊化热,有时兼有外邪。临床上必须分清标本虚实,正虚邪实的轻重进行辨证治疗。

1.脾肾气虚证

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纳少腹胀,腰膝酸软,口淡不渴,大便不实,夜尿清长,舌淡,脉象沉弱。

治法:益气健脾补肾。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二仙汤加减。木香(后下)9g,砂仁(后下)6g,党参18g,甘草5g,茯苓15g,白术15g,仙茅12g,淫羊藿12g。

加减:如脾阳不足,便稀加炮姜、补骨脂以温阳止泻;如肾阳虚弱,畏寒肢冷加杜仲、肉桂以温补肾阳。

2.脾肾阳虚证

主症:少气乏力,畏寒肢冷,气短懒言,纳少腹胀,浮肿,腰膝酸软,腰部发冷,便溏,舌淡有齿痕,脉象沉弱。

治法:温肾健脾,行气利水。

方药:实脾饮加减。干姜10g,制附子(先煎)10g,白术15g,茯苓15g,木瓜15g,草果10g,巴戟天15g,党参15g,木香(后下)10g。

加减:腹胀大,小便短少,加桂枝、猪苓以通阳化气行水;纳食减少,加砂仁、陈皮、紫苏梗以运脾利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