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内科病中医传统疗法精华> 第13章 肺炎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肺炎 (1)(1 / 2)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在抗生素应用以前,细菌性肺炎对儿童及老年人的健康威胁极大,抗生素的出现及发展曾一度使肺炎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尽管应用强力的抗生素和有效的疫苗,肺炎的病死率不再降低,甚至有所上升。

是否发生肺炎决定于两个因素:病原体和宿主因素。如果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和(或)宿主呼吸道局部和全身免疫防御系统损害,即可发生肺炎。肺炎的病因繁多,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衣原体、立克次体、寄生虫等引起,在各种病因中以细菌为最常见。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肺炎球菌约占30%,葡萄球菌占10%,而革兰染色阴性杆菌约占50%,且病死率高。而社区获得性肺炎仍以肺炎球菌为主(约40%)。机体免疫力低下者容易伴发肺部卡氏肺孢子虫、军团菌、鸟型分枝杆菌、结核菌、弓形体、巨细胞病毒等感染。除了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可引起肺组织的坏死性病变易形成空洞外,肺炎治愈后多不遗留瘢痕,肺的结构与功能均可恢复。

肺炎属于中医“风温”、“肺热病”、“咳嗽”等范畴。

(病因病机)中医学对肺炎的病因病机认为素禀正气不足,肺气失于固密,或寒温失调,起居不慎而致肺卫卫外功能减弱,导致外邪乘虚侵入而发病。

1.外感六淫多因起居不慎,寒温失宜,或过度疲劳,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以致外感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肺系,肺气被郁,肺失宣降。多为外感风热病邪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风热之邪侵袭人体,从口鼻、皮毛而入犯肺;或风寒袭表,卫气郁阻,肺气不宣,邪郁化热壅于肺。肺合皮毛而统卫气,故病之初期,外邪初犯肺经时,卫表不和,肺失宣肃,皮毛开合失司,而出现寒战、高热、头痛、身痛、咳嗽等卫气与外邪抗争的卫分表证,此时以卫表症状为主,故虽有咳嗽,但痰不多,或咳嗽不甚。

2.内伤体虚饮食、情志及肺脏自病,致使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肺系疾病日久,迁延不愈,耗气伤阴,肺不能主气,肃降无权;卫外不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在气候转冷时尤为明显。

肺炎临床多按温病卫气营血之传变规律发展。热在卫分,卫表不和,肺失宣肃,皮毛开合失司,而出现寒战、高热、头痛、身痛、咳嗽等卫气与外邪抗争的卫分表证;热入气分,肺热郁蒸,故见身热不恶寒,热邪灼津成痰,形成痰热阻肺,而出现咳嗽、气促、鼻扇、痰黄而黏等。痰热内阻,肺络失和而致胸痛;若热盛损伤肺络,则见咯血;肺与大肠相表里,痰热壅盛,热灼肠液里结,则大便秘结。本病病位主要在肺,病机以痰热交阻、肺失宣肃为主要变化。在一般情况下,经过卫、气分阶段,病邪可逐渐解除。若邪气过盛,正不胜邪,邪气入里并内传营血,或疫毒直陷营血,则见面唇青紫或衄血发斑;甚至邪热内陷、逆传心包、蒙闭心窍,出现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若邪热郁闭不宣,热深厥深,则见四肢厥冷。邪热太盛,正气不支,或汗出太过,阴液骤耗,脉微欲绝,为阴竭阳脱之危象。

(诊断要点)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人的病史及临床特点。

细菌性肺炎的症状变化较大,可轻可重,决定于病原体和宿主的状态。病变范围大者可有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大多数患者有发热。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肺实变时有典型的体征,如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等,也可闻及湿啰音。并胸腔积液者,患侧胸部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减弱,呼吸音减弱。肺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共同点在于肺实变或病变融合,组织坏死后容易形成多发性脓肿,常累及双肺下叶;若波及胸膜,可引起胸膜渗液或脓胸。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重症患者可有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发绀。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啰音。

4.白细胞>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1~4项中任一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可确立临床诊断。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非典型病原体。

(辨证施治) 肺炎多系温热之邪袭肺所致,病变部位在肺,传变规律及辨证治疗多遵循温病的卫气营血理论。辨证应结合热型分辨病因,分辨病变的脏腑,分辨有无气阴耗伤等。风热与痰热是本病的中心环节,故疏风清热化痰是基本治疗大法,祛除外邪,邪去则正安。若邪入营血分所形成的不同证候,当采取清热凉血、清热止血、清热活血、清营开窍、清热息风等治法。若热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