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为何这么长时间都无动作?难道他一点不在乎乃木希典那两百精锐吗?
当然不是。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损失了乃木希典和他最精锐的近卫,明治才迟迟没有动作。
而更让他堵心的是,汉城那里因为扶桑州乙等军团的前师师团长习禄与后师师团长谭振不和,两人都推诿不前,谁也不肯做开路先锋,汉帝国朝廷又没来得及指派战前指挥官,其军团长何琦在去年已经致仕回乡,两者完全可以一直推脱到朝廷谕令下达之日再说。
明治已经让木洪传消息回去,请萧琴敦促太守促请两军出兵。前天传回来的消息说,前师师团长习禄已经出兵,大军前锋一个营已经抵达高山,只是师团长本人坐镇的亲兵旅却还远在肃川县。
这份外让明治郁闷,他恨不得跳到习禄和谭振面前苦口婆心的教导一番:“这是国战啊,你们能不能团结点,不要再闹内讧了?要知道我的第二军团和野人部落、高丽军都在高山埋伏好几天了!这加起来可是近万张嘴要我喂呢,我的国库快被吃穷啦!”
他当然不敢去习禄和谭振面前说这些,反而为了显得这边战事如火如荼,紧急将之前征集起来的倭国民?临时配给一些简陋工具,在萧家商船的帮助下劫掠元山以北的各个港口,使整个渤海郡都烽烟四起,一团乱象,以此给渤海太守制造压力。
负责这次劫掠行动的是木泗,他带着倭寇洗劫四方,但在他的控制下总算没有再搞屠城那一套。
当木泗想让倭寇登陆,直接向帝国辽州进发,将战火烧到帝国东北地区时,明治派来监督的另一个鼬组组长坂田宽一却严词阻止了,理由是明治交代过他:“长白山脉勾连辽州两千里阔野,那里极尽荒凉,有可能两个月都见不到一户人家,如今兵力吃紧,不宜深入!”
当然,让明治高兴的事情也有两件。
第一件是大野宏正的推断,最迟今日习禄的亲兵旅便会经过高山,届时酝酿已久的斩首计划便能实行了,而且成功率非常高。
根据萧家提供的将领名册,习禄麾下的少校以上军官个个都有自保的性格,就拿作为前锋早就通过高山的那个营来说,他们的营长秦明竟然停在平山县以南,迟迟没有攻城,唯恐兵员损耗过巨!
一旦习禄遇伏,这些将领“弃帅保车”的可能性非常高!
其实这也是与扶桑州乙等军团的现状有关。因为扶桑州孤悬海外,常年又无战事,除了欺负欺负本地的贱民和北边的倭奴,借此来熬军龄外,根本捞不到足以升迁的战功,。因此帝国的汉家子弟大都不愿意去扶桑州服役。
而帝国的四大元帅也视其为鸡肋,宁愿将兵员用来充实内地的丙等军团,也不愿派到扶桑州的乙等军团去。久而久之扶桑州乙等军团的兵力自然吃紧,很多师镇旅的辎重部队都改为征调当地贱民入伍,以保证主战汉兵的不缺。
若不是帝国法律不允许,扶桑州也有检察院的人四处暗访的话,他们甚至会征召贱民入伍当兵,要知道一个贱民的军饷只及汉兵的十分之一而已。
第二件是大野宏正这个人极有发展潜质,在短短七天时间里,就从鼬组中挑选了足够的人手重新组成近卫。
要知道近卫不单单要求身高体力,更重要的是对明治的忠诚。而大野宏正挑选的这些人,全都是他之前就秘密物色好,准备挑选时机举荐给明治的。明治对此非常满意。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些新近卫并不是全都是倭人组成,还有几个高丽人和十几个来自西方的日耳曼人。
明治知道在当今的西方世界里,日耳曼人、维京人、高卢人是罗马人的死敌。罗马帝国对北方的日耳曼蛮族长达两百年的攻伐依旧不能将日耳曼人完全消灭,仅此一项就能看出日耳曼人的强悍。
他麾下的日耳曼人也是因战火才流离四方,经过一两代人的不断向东迁移,最终才到达东方。因在汉帝国不被容纳,这才辗转到了扶桑州当贱民,最后为明治所招揽,在忠诚度方面还是很高的。
但明治却是个民族主义者,在他看来近卫军还是要纯大和民族的人才可靠。
汉人有句话说的好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虽然这些日耳曼人人高马大,倭人看来沉重无比的陌刀,在他们手中却挥动自如,但在这非常时刻也只好将就着用了。
明治这段时间就是在忙这些事,所以无暇顾及青川驿的汉军。当然,每天派人抵近观察和骚扰汉军却是必不可少的。那沈云已经知晓自己的计划,若他突然撤退去打平山县,自己正好派兵随后掩杀,定不能让他轻松向南便是了。
这一日天将放白之际,他便从床榻上醒来。和沈云一样,从穿越过来的第二天起,他便坚持早起锻炼的习惯。弱肉强食的真言可并不是只在现代适用。所以他的身体还算不错,虽然因为国事繁忙无法去练习更多的武技,像沈云这样冲锋陷阵更加不可能,但最起码能负担的起那身金甲,穿在身上也有几分威严。
军营一切从简,他穿着淡黄色的汉服短打劲装在营房外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