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回到宋朝当状元> 第73章 第七十三节江南风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章 第七十三节江南风云(1 / 2)

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大运河,将宋国最繁华的东部半壁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这条始建于隋,兴盛于唐,一直到宋代都成为国家税负重要支撑的运河,即便是正月还没有过去的寒风之中,就已经显得拥挤而热闹了。南下北上的商旅,游学四方的士子,形形色色的人物,甚至还有远从天方、日本而来的遣宋使都要通过这条东部经济的大动脉顺畅的抵达大宋的各个大都会。

“广德军,位于江东路东南,古称桐汭,号为东南要塞,下辖两县:广德县和建平县,治所在广德县桃州镇。其东与两浙路长兴、安吉比邻,北临江宁府溧阳县,西与宣州府相邻,南连宁国府。”在船头上王魁举着一副江东路的地图侃侃而谈,那模样就好像是个国子监的教授一样。

站在他身边一个宽袖大袍的儒生轻轻地点头,嘴角始终挂着礼貌的微笑。不过王魁没有注意到这些,他只注意到身后的唐靖他们投过来的钦佩的目光(就好像他的后脑勺上也长了眼睛一样!)

“这次方腊起事,声势浩大。旬月之间,便数克名城,尤其是杭州沦陷,更是引起朝堂震动。不过他们窃据杭州便沐猴而冠,果然是小人之见。有广德这座东南天险在,即便定都杭州,也是守不住的。”那个儒生的手指轻轻在地图上滑过:“去年衙门正在筹款修建联通广德到太湖的运河,不过估计可能现在会放缓了。”

“粮长河不可以通航吗?”王魁指着从军治西面向北蜿蜒的粮长河,它在广德县与建平县的分界上汇合成郎川,穿过平坦的郎川平原向北汇入南漪湖,并和长江水系沟通。

“可以,不过目前粮长河的负载能力已经达到极限了,而且是向北通过宣州、太平州经过大江才能到达江宁,若是如此向东开辟往太湖的水道,则可利用上江南运河水网密布的有利条件。”那儒生不紧不慢的道:“家父已经决定了,将把我们富家的新工场设在广德。”

“嗯,富家的富特牌马车去年可是卖的很火啊。”王魁仔细的看了看地图:“往东去天把就能到杭州,你们家的组装工场在哪里?”

“建平县郎溪镇。”富家的公子苦笑了一下:“家父欠广德知军一个人情,现在总算把这个人情还上了。”

站在王魁身边的这位年轻儒生,出生在大宋的西京洛阳,他的曾祖父,是大宋鼎鼎有名的一代名相,郑国公富弼。出身之高贵,在宋国可以称得上是顶级的门楣。自富弼以来,富家数代都曾出过不少的人才,到了这一代更是青年才俊辈出。这次和王魁一起下江南而来的富特,便是一位有数的青年才俊。作为富家新一代子弟中的佼佼者。他的心思不完全在孔孟之道之上,更多的在于天下经济之道之上,因此也被家里人有些视为异端。这一回自告奋勇的下江南,或许还有些逃避族人唠叨用心在呢。

“其实我也很喜欢兴办实业的。”王魁微笑着望着这位富家百年难得一见的经商奇才,虽然宋人并没有什么轻视商业的流俗,但是作为一个世代科举出身的高等士族,选择经商作为人身前途。这位富家出身的公子哥儿,仍然具有非同一般的勇气呢。更何况这位公子哥,不但是一位实业家,更是一位发明创造家,他亲自参与设计了一款轻便的马车,原本的想法是希望能够提供给军队帮助大宋军队多打几个胜仗——这也是每一个爱国青年都有的情怀,不过这种情怀却是泥牛入海,石沉大海,丝毫没有得到来自大宋那臃肿不堪的行政体系的一丝一毫的回应,所以富特公子只好把目光从军用转向民用,看看能不能在民间打开时常,毕竟帮助商旅也是为国效劳的一种形式嘛。

“等我挣到了钱,就可以支持三妹的研究了。”富特望着滔滔江水,神色严肃的道:他的嫡亲三妹富兰是个很有才华的才女,专精于研究雷电——这个在一般人看来是属于天神的专利,但是这个执拗的小姑娘却相信天上的雷电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应该和冬季里羊毛衣服上那些霹雳啪啦的火光是同一种存在——即便是开明的宋人也无法容忍这种奇思妙想,而在洛阳,如果她的家族不是富家,那么她一定早就被狂热的各种宗教信徒们联手起来烧死了。所以富家只敢把她关在阁楼上让她老老实实的看书。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巨人永远都是孤独的,高山只能和高山做伴。即便她是一个爱穿花裙子的小姑娘,但是这世界上能够与她的精神完整交流的,却只有她的亲哥哥富特。

富特已经获得了他们父亲的允诺,在他把南方的基业打开之后,就可以把富兰接到江南去。在那里,由于远离大宋帝国的行政中心,思想上限制也更为少一些,她可以安心的胡思乱想。而且在杭州或者泉州这两座顶级的国际化大都市,她还可以接触到那些奇特的从泰西来的游方僧人,从这些怀着传教目的的教徒那里,可以得到很多新奇的东西来满足这个小姑娘对世界近乎是无穷的好奇心。

不过,眼下这个计划是遭到了一点点小小的困难,因为在两浙路,一个在当地颇有声望的茶工突然聚集起来成百上千名和他一样的茶工,宣布要推翻这个人吃人的世界,让大家“均富贵,等高下”。在这个口号的鼓动下,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