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儿臣这次去中都,也并非是单纯的躲避您。”
朱元璋冷哼一声,眼中浓厚的不相信。
朱标继续解释:“中都那边的情况,其实,没有多好。行宫修建的地方,下面都是元末的冤魂,虽说您一身正气,可也没必要给自己招惹麻烦。”
“新的地址已经选出来了。”朱标拿出随身携带的地契。
朱元璋看了眼,脸色有些许变化,却终究什么都没有说。
“另外就是,行宫的样式和之前也许不一样,儿臣觉得,凤阳那地方地理条件也还可以,就打算建造防御的堡垒。”
这下,朱元璋的脸上就都是笑容了。
能够在那种地方建造堡垒,不仅是保护了凤阳百姓的安全,还让凤阳百姓对他这一位从凤阳出去的皇上,多了些许感恩。
当年跟随他的人,在风光后,没带多少东西回去。
以至于凤阳多年来的变化根本不大。
经济发展也相对落后。
但……
别以为臭小子说了这么多,他就会原谅?
“哼哼!”
朱标也不在意朱元璋,只挥了挥手:“如今你也打了,气出了,儿臣该交代的也交代了,舟车劳顿实在是累,就先回去休息了。”
“不许休息!”朱元璋冷冰冰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有些无奈的朱标叹息一声,扭过头来:“大明最优秀的皇上,您还有什么吩咐?”
“去御书房,把还没处理完的奏折都给处理了。”
朱标摇头。
朱元璋脸色一变,抄起棍子就冲过来。
朱标咻的一下跑得飞快,转眼之间就没影了。
追不上的朱元璋只能愤愤不平的回了御书房,继续去处理那要他命的奏折。
回了太子府的朱标并未休息,来到书房的他,叫来了毛骧,询问了这段时日朝中发生的大事。
毛骧告诉他,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只是,提到了征兵的问题。
大明自从打下江山后,就开始减少税收,将士们也没有留下那么多,都卸甲归田去了。
只是留下了必要的守城士兵。
经过几年的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大家都有银子了。
那些残存的元朝势力,还有倭国等,都有进攻的想法。
为了防止割裂,确实是需要一定的士兵。
朱标心中清楚,此事不难。
待事情发展些许,他再插手进来,免得让有心之人,有机可乘。
朱标回来后,又处理了大半天奏折的朱元璋晚上睡着了都还在咒朱标。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更是带着一肚子的气,当着朝廷众多官员对朱标一阵数落。
那话说得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
朱标由始至终情绪都很稳定。
等到朱元璋骂完了,他才站出来说:“父皇您骂了我这么多,难道是想大明出现问题吗?”
最近大明有什么问题?
即将要出现问题的,不都被臭小子扼杀在摇篮里了吗?
还是说,这臭小子是在威胁自己?
朱元璋:“咱可警告你,一些不能说的话,可千万别说,否则的话,别怪咱不客气!”
朱标冷笑一声:“如今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看似是好场面,可是父皇您觉得,后宫一日用度五十两就够了,母后却偏偏要用出八十两来,长期的收支不平衡,又无法从光明的渠道得到银子,那就只能用一点见不得光的手段了。”
他这话说出来,以宋濂为首的大部分官员即刻站出来表达不满。
“皇上,太子殿下此话有欠妥当。皇上您爱民如子,所作所为皆是为了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身为您的臣,微臣等,自然是心甘情愿的为您付出一切。”
“是啊,皇上,微臣绝无徇私枉法之心啊。”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纵然是大家有私心,在这等安稳的环境下,也会放下私心的。”
“太子殿下说这番话毫无证据,这岂非是故意污蔑我等?”
“请皇上明鉴!”
朱元璋皱眉。
臭小子一向是说话知道分寸的,在某些不确定因素下,断然不会说这类的话。
朝中情形他又不是不知。
“放肆!”朱元璋打手一拍,站了起来。
以宋濂为首的大臣纷纷跪下。
在朱元璋的盛怒下,宋濂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开了口:“微臣也知道太子殿下宅心仁厚,朝廷和民间因他而变得更加和谐,对大明来说,是无上的功德。可人无完人,没有端倪前说这番话就是在污蔑老臣等人。”
其他官员磕头:“请皇上明鉴!”
“你们当咱是傻的?标儿好歹为国为民拿出了不少切实可以实行的计划出来。你们呢?”
“墙头草!一会儿向着标儿,一会儿反对标儿!”
“咱惩治了那么多贪官污吏,怎就不见有人状告太子?咱是没给你们这权利吗?”
没有站出来的刘伯温这时候也站出来了。
“微臣认为,您的话和众多官员的话都是有道理的,太子殿下今日举措大家都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