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话说那孙姑娘,接了王爷这陶瓷厂产品设计的重任,心里头跟揣了个小火炉似的,又暖又热乎,可也沉甸甸的。
毕竟这关乎着厂子能不能重振旗鼓,在市面上闯出一片新天地来。
多日来,她风里来雨里去,大街小巷、集市茶馆,到处都留下了她的脚印。
那一双双盯着新奇陶瓷的眼睛,一句句带着偏好和期许的言语,都像宝贝似的,被她一股脑儿收集起来,藏在心底。
如今,收获满满的她,迈着轻快却又透着疲惫的步子,回到了王府。
一进自己那小屋子,孙姑娘顾不上歇口气,就把一路搜罗来的各种零碎纸张、随手记下的只言片语,哗啦一下全倒在桌上。
她伸手抚平那些皱巴巴的纸,眼睛里闪着光,嘴里嘟囔着:“好家伙,可都指望你们出彩啦!”
接着,她从箱笼里掏出个厚厚的本子,这本子的纸页泛黄,却透着股踏实劲儿,是她平日里宝贝得紧的记录好家伙的 “神器”。
孙姑娘稳稳坐定,拿起笔,蘸了蘸墨,一笔一划写起来。
那字迹,工整得就像绣娘在锦缎上绣出的花,规规矩矩又透着股灵秀劲儿。
她边写边回忆,集市上老妇人指着神话花瓶那满脸的欢喜,茶馆里雅士畅想自动加热茶壶的热切模样,都化作笔下的文字。
条理清晰得如同潺潺流淌的小溪,从各地样本特色,到百姓喜好倾向,再到功能性的热门点子,一一详述,一页页纸很快就填满了她这些日子的奔波所得。
记完了文字,孙姑娘搁下笔,伸了个懒腰,骨头 “咔咔” 响了几声,可眼神瞬间又锐利起来。
她把早就备好的纸笔铺开,伸手就握住了画笔,那架势,像个即将挥剑出征的女将。
只见她手腕轻轻一抖,笔尖就在纸上 “簌簌” 游走起来,线条像活了似的,从笔尖蹦跳而出,勾勒出一件件陶瓷的轮廓。
她脑瓜子里呀,像开了个大戏台子,八仙过海的热闹非凡、白蛇传里的情意绵绵,这些个神话故事、民间传说,都变成了画里的主角。
吕洞宾的宝剑、何仙姑的荷花,在陶瓷瓶身上似要破壁而出;
白蛇许仙断桥相遇的场景,在壶盖上演绎得细腻动人,画面一下子就跟活过来了似的,趣味盎然,叫人看一眼就挪不开眼。
孙姑娘可没光顾着画好看的,她心里还惦记着功能性呢。
眼睛眯起来,仔细端详着草图,嘴里念念有词:“这香薰孔,得开在恰到好处的地儿,既能散味儿,又不碍着整体美观。”
说着,就在瓶身下方、壶嘴侧边,小心翼翼地标出一个个小圆圈,注明 “香薰孔”,还细细写上尺寸和预想的散香效果。
再瞧那加热装置的地儿,她挠挠头,想起来茶馆里冬日那冷飕飕的风,人们哈着手盼着热茶的模样,手下动作更快了。
在茶壶底座、暖炉内胆周边,画出一道道指示线,标注着安装的角度、与内胆壁的间距,还有预留的添柴或者放炭火的口子。
密密麻麻的标注,让这草图不光是幅画,更成了份实打实的制作指南。
正画得起劲儿,外头丫鬟轻敲房门,脆生生地喊着:“孙姑娘,王爷差人问呢,您这成果啥时候能呈上去呀?”
孙姑娘抬眼,才惊觉天色已晚,屋里都点上灯了,忙应道:“就快好了,劳烦回禀王爷,明儿一早,我定当亲赴书房!”
这一夜,孙姑娘屋里灯火通明,她对着草图修修补补,反复琢磨,直到窗外鸡叫了头遍,才搁下画笔,和衣小憩了会儿。
天刚擦亮,她就起身,仔仔细细整理好草图和记录本子,用块素净的布包好,往书房去了。
(2)
天还蒙蒙亮,王府的书房里便烛火摇曳,王爷身着一袭墨色锦袍,袍上金线绣着的蟒纹在光影中若隐若现。
他神色凝重又透着几分期许,早早便端坐在那雕花梨木书桌后,等待着孙姑娘的到来。
桌上的茶具,还冒着丝丝热气,可王爷无心品茶,手中下意识地摩挲着一方温润玉佩,目光时不时投向门口,似能穿透那扇朱门,瞧见孙姑娘带着成果匆匆赶来的身影。
不多时,外头传来轻盈且急促的脚步声,孙姑娘身着一袭月白绫罗裙,裙摆随着步伐微微摆动,宛如风中轻舞的云朵。
她发髻梳得整整齐齐,几缕碎发垂落在白皙脖颈边,更添几分温婉。
跨进书房门槛,孙姑娘先是微微福身,行了个标准的万福礼,那姿态优雅得如同春日里随风摇曳的百合,口中轻声说道:“王爷,民女不才,幸不辱命,前来复命了。”
说罢,双手恭敬地捧着用素锦包裹的设计本子与草图,那模样,像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一步步上前,将其轻轻置于王爷面前的书桌上。
王爷抬手示意她起身,目光便迫不及待地落在那本子上。
伸手翻开第一页,入眼便是娟秀工整的蝇头小楷,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地陶瓷样本详情、市井百姓的喜好言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