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蓉蓉已经浇好菜,听到这话,想都没想,就顺着她的话说:
“是女儿来投奔的,儿媳妇不满。
女儿不仅自己来,还带着公婆,女儿女婿还有儿子儿媳的?
还有儿媳娘家来投奔的,兄弟与妯娌不满?
毕竟都没分家,凭啥家里的粮食,就给拿出来接济你的娘家。
都是这个家的儿媳妇,也都有娘家人。
既然给你娘家,那也应该给我娘家才是。
是这些问题吗?”
柳妙连连点头:“嗯嗯,蓉蓉你都猜对了。
这不,因为这些问题,我爹今天被拉着去,做各种评理。
原本好好的一家人,最后都要闹到分家的地步!”
苏蓉蓉对这些没什么兴趣,就说:
“目前这种灾情的情况下,最好是一家人报团取暖。
分家不是明智之举。
家家户户,也就那么一两个炕。若是分家,又该怎么住?
那火炕给谁,或者不给谁?
可是不分家,这闹隔阂,家里不得安宁,也不是一回事。”
柳妙一脸赞同道:“可不是这样吗?
这些人来了,吃住都是个问题。
其实住还好说,没有炕的话,顶多夜里难捱一些,但可以和以往一样,睡床上,用炭盆烤火。
不管怎么说,都比回去受冻来得好。
问题是这吃,怎么解决?
一顿两顿,一天两天都好说。
那要是住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呢?
本来口粮可能也就将将够。
别说多养那么多人了,便是多养两个,怕家里的人,都要少吃一两口。
丰年情况下,人都受不了,何况是这灾年?
我爹为了这事,现在头疼呢。
一听到有人来找他做主,就恨不得告诉所有人,他不在家!”
苏蓉蓉没兴趣插手别人家的事,更不好提什么意见。
不过她记得柳妙的爷奶也挺能生的。
家里除了她爹和两个叔叔外,她还有两个外嫁的姑姑。
想了想,她说:“妙妙,万一,我说万一,你家也来亲戚了,到时候吵吵闹闹的,你就上我这来。
我家只要有我在,就有你住的地方,也有你一口饭吃。”
柳妙听到这话,伸手抱了抱她:“蓉蓉,谢谢!”
随着她这话刚落,门外就传来一道陌生的声音。
“蓉丫头,你在家吗,我有话跟你说!”
苏蓉蓉听到这声音,还有些纳闷。
这是谁,声音听起来有些熟悉,但她确定自己穿来后,从没听过。
在苏蓉蓉好奇又开始翻原主记忆时,就见柳妙的脸色变了变,之后拉着她往外走,同时低声说:
“蓉蓉,来得是苏茂林的女儿,以前你喊她兰花姑姑。”
苏蓉蓉听到这名字,在脑海想了一下,瞬间将人和名字对上了。
苏兰花,是苏茂林的老来女,现在才二十几岁。
她长得还可以,加上又是爹娘宠着长大的,因此眼光高,挑人挑的厉害。
通常这个家里不行,那个人长的丑,以至于硬生生拖到二十一才成亲。
这岁数,别说在乡下了,便是搁在京城那种地方,都算是老姑娘。
这年龄一大,能由着她选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或者说,这时不是轮到她来挑人,而是人来挑她。
好在她命好,有个在凤梧镇死了媳妇,但没孩子的人看上了她。
那人家里有一家杂货铺,人也长得还行,没有兄弟,但有一个比他小个十来岁的妹妹。
一个妹妹而已,等到岁数,给点嫁妆打发出去就行了。
往后那个家以及杂货铺,都将会是她的。
所以苏兰花在权衡利弊后,同意了。
她这一嫁,也争气,还没三个月就给怀上了。
只是对苏蓉蓉来说,她都嫁出去五六年了,原主也没和她有什么接触,家里爹娘去世之前也与她不是很熟。
这突然上门来做什么?
想归这么想,苏蓉蓉还是撑伞出门了!
她一出去,穿着一身单薄衣裳,带着一顶斗笠的苏兰花见到她就松口气。
想到接下来要说的事,她的目光扫过苏蓉蓉手中的雨伞,才往前走一步,道:
“蓉丫头,我有个与你家有关的消息要告诉你。
但这前提,是你得给我二十斤粮食。”
苏蓉蓉一脸莫名其妙的表情,说道:
“苏兰花,你是不是觉得我是个小姑娘好骗?”
苏兰花摇头:“没有,都不到十四岁,就能脱离家族,带着弟弟妹妹生活的人,我哪里敢小瞧?
何况我听说,你身后可是有县令公子在给你撑腰!”
苏蓉蓉面无表情道:“不管你有多重要的消息,我都不认为值二十斤粮食。
现在的粮食珍贵,是有钱都买不到的。
我还有弟弟妹妹要养,家里粮食本来就不多。
不过,你可以先说说看是什么消息。
如果我觉得值,那就给你三斤木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