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吉在大败之际,也玩出了极其高明的一招。
他带着残兵败将星夜赶到锦州后,大约是稳住了多尔衮、将兵权收归自己,黄台吉连夜令多尔衮所部向锦州发起狂攻。
在清军火炮不计代价的轰炸下,锦州一夜之间军心士气崩塌,祖大寿本就是个军头,他岂能舍得与锦州共存亡?
遂平明出降,黄台吉挥师进入锦州称,令祖大寿招降松山吴襄的同时,又令代善于多铎分两路佯装直奔宁远。
吴襄胆战心惊,被祖大寿说服,次日便降了黄台吉。
然后黄台吉才开始秀操作。
他在锦州大封功臣,以代善、多尔衮、多铎等兄弟为和硕亲王,这可是他称帝之后都没有大封过的。
同时,黄台吉封祖大寿“燕国公”,封吴襄“辽国公”,将自己的正黄旗镶黄旗军旗分赐祖大寿二人,命二人分别担任锦州总督、巡抚,各率所部镇守锦州。
而后,黄台吉诈称要回师去打三大营,等祖大寿吴襄投降的消息传遍辽西之后,迅速带着八旗兵走燕山小道,他返回沈阳去了。
撤走的时候,黄台吉还将一部分汉八旗蒙古八旗留给了祖大寿和吴襄。
如此一来,祖大寿吴襄两人便成为了横在辽东到辽西的关键要地上的一根刺。
他们既然降清,又接受了黄台吉的封赏,大虞岂能容得下他两个叛国逆贼?!
为此,他们不得不拼死阻拦宁远的物资运往辽东增援李征,在黄台吉看来,这会让一场大战之后急缺弹药军粮的三大营不得不先去平定祖大寿吴襄叛变。
而且,这样一来无论孙传庭还是袁崇焕,他们都不敢大肆进攻锦州并增援辽东。
祖大寿在辽西走廊经营多年,北都军中多得是他的朋友和老部下。
吴襄的儿子吴三桂更是北都唯一的骑兵精锐部队选锋营的指挥使。
若一时处理不当,宁远甚至山海关的虞军都会有被祖大寿吴襄煽动叛乱的可能。
如何处理祖大寿与吴襄,于是便成了孙传庭首先要考虑的第一个大问题。
李征看过详细报告,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但有一点他肯定,他如今依旧掌握着信息偏差造成的战场主动权。
黄台吉以为他需要北都的支援才能继续作战,又以为他作为九边总制要先去解决锦州问题。
那就不必和黄台吉客气了,先包围沈阳再说。
“锦州怎么办?”李问剑怒道,“这两个逆贼,他们恐怕如今还想着如何策反别人呢。”
“那是孙传庭的事,我们为什么要替他操心?”李征喝令,“不用管锦州怎么样,不要管黄台吉去了哪里,我军直奔沈阳,年后要解决掉建奴问题,白山黑水要趁着开春开始大规模建设。”
一时间大军不但不西归,反而席卷往沈阳方向进攻,这让在辽东长城以内荫蔽等待时机的黄台吉大惊失色。
这怎么完全出乎自己的预料,李征连补充都不要便向盛京发起总攻?
“朕依旧坚信三大营物资供应不足,他们一定需要关内虞军物资增援!”黄台吉想了半晚上断然下定决心,天刚亮便带着大部队返回沈阳。
只一小部分部队,全部是骑兵,黄台吉令七八个佐领带领,只要发现辽西虞军有增援之举,当即便用袭扰战拖住虞军步伐。
同时,他令多尔衮亲自走小路率兵前方高丽,却不是要让约为兄弟的高丽派兵增援。
黄台吉感觉辽西辽东或许已经不能久待,他需要给大清找一个较为妥当的退路。
高丽半岛就很合适,只要杀掉高丽王,大清依然能够凭借复杂的地形坚持下去。
至于将来,黄台吉认定大虞皇朝肯定会闹内讧,李征不可能一直在辽东坐镇。
只要他离开,这辽东,还是大清的龙兴之地。
长子豪格不解,既然都是要暂且蛰伏,何不在白山黑水?
快看到沈阳的时候,黄台吉才指着北方说:“若在辽东,东蒙各部必定为虞军爪牙。叫虞军占领了这里也好,蒙古诸部整日不安,反倒要与我大清联盟,相约南北共同夹击虞军。”
豪格听懂了。
这番话的意思,其实是担忧东蒙各部趁着大清元气大伤而突然对大清动手,但如果让虞军横在中间,以此战虞军表现的战斗力,东蒙各部也必将闻之而色变。
他们不得不一面与虞军虚与委蛇,一面加强和大清暗中联络。
既如此,等汉人自己自毁长城时,大清再跨江来夺取辽东,在东蒙各部的配合下,这里的确依旧还是大清的地盘。
可话虽如此,要放弃经营百年的辽东,豪格还是舍不得。
一直没有说话的范文程这时候才说:“皇帝陛下能舍得一时,必能取得万古。汉人朝廷不会容许一个连战连捷纵横北方数千里的大将,我们只要略作挑拨,纵然是汉人的皇帝也会诏令武烈退兵。说不定,我们到了高丽半岛,翻到能找到连孙传庭袁崇焕一起以反间计干掉的机会。”
黄台吉称赞:“谋国之见,那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