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铁漏勺,按照姜岁的要求,中间凿出来很多个大小口径一致的小圆洞。
到时候红薯淀粉稀释过后就直接用漏勺均匀的漏到热水里面,一根根Q弹劲道的红薯粉就成型了,成型之后过凉水,再放在太阳底下晒几天就行了。
现成的红薯粉条,捆成一捆一捆的,存放时间长,还容易携带,简直完美。
拿了东西娘俩就回家了,准备投身到红薯粉制作之中去。
到家以后片刻不敢耽误,娘四个便忙活了起来,姜岁负责稀释淀粉,因为这个比例必须要掌握好,这关系到做出来的红薯粉口感。
萧兰兰负责烧火烧热水,萧母负责筛红薯淀粉,周氏则是把它们过凉水,统一拿去早就准备好的竹竿子上面晾晒,
接近六月份的天气很是炎热,这段时日太阳尤其毒辣,趁着这大太阳,一定要多晒点红薯粉条出来备用。
五百斤的红薯粉也出了二百多斤的红薯淀粉,足够她们卖上很长一段时间了。
如果生意好的话,红薯还得继续收购,继续提取红薯淀粉才行。
弄了一整天下来,晒了满院子的红薯粉条,还好萧家房间多,院子够大。
粉条没地方晒了,就开始做苕皮,用了专门的模具,烫起苕皮来很是方便,几分钟一张。
这些苕皮全部切成大块的条条,往簸箕上一铺,也放在太阳底下晒就行。
娘几个忙的热火朝天的,越干越有劲,一想到能赚钱,就有使不完的牛劲。
而这个时间,萧父以及大儿子二儿子也早就在县里找到活干了。
县里每年有很多新修的宅院还有需要重建翻新的宅院,到处都在招工人干活。
他们父子三人才上县里第三天就已经找到活干了,因为父子三人身材高大,力气也大啊,所以很容易找活干。
这种苦力活累,但是也很赚钱,父子三人当上了建筑工,一人一天就有四十文,还管吃呢。
一个月下来,一人能赚一两多银子呢。
不过不管住,父子三人便在县里租了一间房,和其他的建筑工人合租的。
县里不乏那些父子几人一起出来寻活干的,基本上都是干的苦力,这巷子里住的都是这种,好几家合租一个院子,一家一间房。
反正都是男人,没那么多讲究的,只要是晚上回来能有地方躺着睡觉就行。
仙鹤村那个地方也不好去信,所以萧母她们还不知道父子三人的现状,只能等他们哪天得空休息了才能回家一趟告知一下现状。
萧毅在院子后面围了一个牛栏,又从田里抱回来很多干草做了个顶棚,这牛栏里头,他还专门用泥巴糊了个水槽出来,啥都整的妥妥帖帖的,可见他有多么稀罕这头牛。
萧母告诉他,让他以后就待在家里帮着赶牛就行了,每个月还给他发工钱,到时候让他去把媳妇接回来,好好过日子。
萧毅当然是十分乐意了,能待在家里,每个月还能有收入,如何不愿意?
而且还能日日看着他心爱的小牛牛。
就是吧,这样一来,感觉特别对不住他爹还有大哥二哥,他们在外面天天干脏话累活,结果自己却舒舒服服在家里喂喂牛就把钱赚了。
但是萧母也说了,每个月发多少,还得看摆摊赚多少才行,他虽然在家,也许并没有萧父他们在外挣得多。
……
第二天,红薯粉晾晒还在继续,但家里却突然到访了一群人。
临近晌午的时候,几辆马车陆续停在萧家院子门口,从上面下来了几个五十岁左右,身穿绸缎长袍的老者。
一个个的留着长长的胡须,打扮的都很讲究,还带着随身的侍从。
这阵仗,村里人看见了,有许多好事者便一路跟着马车过来,却发现这几辆豪华马车全部停在了萧家院子门口。
侍从们从车上提下来许多的礼品,其中有华美的布匹,精美的糕点,还有许多用礼盒装着的名贵补品。
那几个老者一人还背着一个大木箱子,看样子像是大夫背的那种。
众人指指点点,交头接耳的议论着,这些人和萧家是何关系?
萧家人看见这些人上门的时候也是一脸懵。
他们下车以后就搬了许多东西到堂屋里面,礼品堆满了整个桌子。
直到曾先生亲自出来迎接的时候,萧家人才知道,这些原来都是苏宴清的师叔们,是苏无病先生的弟子们。
他们都是从遥远的济州府而来,光是赶路就赶了五六天,好不容易到了花溪县休息了一晚上,今天一点不敢耽搁就过来了。
“萧夫人,这些都是我等的一些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望您不要嫌弃。”
其中一位老者恭敬道。
萧母看着那几匹华美的布匹还有精美的礼盒,尴尬的笑了笑。
好家伙,这么多贵重的东西,怎么能是小小的心意呢?
但是,这也是人家的周到之处,贸然登门,本就应该略备薄礼,萧母也没理由拒绝,那便只能热情招待诸位了。
“不嫌弃不嫌弃,来者是客,我这就去准备中饭,到时候还请诸位不要嫌弃我们粗茶淡饭,招待不周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