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第五百一十九章 家常便饭,搭建简易浮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九章 家常便饭,搭建简易浮桥(1 / 2)

随着魏军程喜所率领的魏军大部人马的过河,离战事又更近了一些,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打仗都已是家常便饭了……………

浮桥虽然架得尽可能的宽了,但对于一万人来说还是窄了一些,程喜大军全队一万人过浮桥足足花费了两刻钟的时间,一万人马方才全部渡过大辽河,

当古人还不会或难以在深水中筑墩架梁,但又需要渡过水宽流急的河流时,该怎么办?

第一种办法,自然是坐船;第二种更为长效的办法,就是把若干舟船或浮体置于水面,连为通道,这就是浮桥。

浮桥是古人最早能建造的长大桥梁,是古人克服江河险阻的工程创举。

即便是在后来有了石桥之类的桥梁,在战事中用得最多、最方便的还是浮桥,

全世界史籍中最早记载的桥,就是浮桥。

《诗经?大雅?大明》中说:“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就说的是周文王亲自前去渭水旁,迎娶美丽的殷商姑娘。

为了他们的婚礼在水上搭建浮桥,放眼望去,一片舟舟相连之景,盛大而又隆重。

顾颉刚认为:“吾国行用浮桥之历史,估计至少已越三四千年”。

不过李约瑟则认为,浮桥起源于公元前8-前7世纪,就“已经够恰当了”。

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最早在黄河上的蒲津渡(今山西永济市古蒲州城附近)建“河桥”(即浮桥)。

古人在长江上建造的第一座桥梁,也是浮桥。

《后汉书·岑彭传》记载,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四川割据势力公孙述为阻止汉军入蜀,在今宜昌附近“横江水起浮桥、斗楼,立攒柱绝水道,结营山上,以拒汉兵”,后被刘秀手下岑彭用火攻摧毁。

在汉代,浮桥建造技术已经成熟,应用广泛。

不过,因浮桥由易腐的木船木板搭建,能沿用几十年已属少见,能延续几百年(需时常修复更新)则更属凤毛麟角。

古代的浮桥,有不同制式。在《尔雅·释水》中,有“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庶人乘”。

“造舟”指船体顺河摆放并紧密相靠,并“亘板其上”;

“维舟”指用三船或四船形成一个浮体单元;

“方舟”为连两舟为一节,即采用古代曾经出现过的双体船为浮体;

“特舟”指用一船为浮体;“乘”则是指以(木、竹)筏相连,属最简易的浮桥。

从工程的角度看,这样的划分,主要取决于建造浮桥的舟船数量及类型。

至于什么等级的人用什么制式的浮桥,大概是后世儒生为维护礼制的附会之辞,恐难实现。

古代的浮桥,也有不同构造,主要包括“曲浮桥”和“直浮桥”等。

曲浮桥通常适于河水较深、河床不稳定的河道。

曲浮桥的各船体,无须用、碇或锚单独锚定于河底,而是采用大缆维系各船,并将大缆拴于两岸桩柱之上。

浮桥在水流的冲击下,自然向下游弯曲,形成曲浮桥。早期的大缆材料,使用藤、竹、棕等,后来才用铁链。

为控制浮桥的平面移位不致过大,以利通行,在一些河水较浅、流速不大、河床稳定的河道中,可将浮桥的各船体单独锚固于河底,形成直浮桥。

即便如此,通常仍需采用缆索横联各船首和船尾,或将靠浮桥端头的船体斜系于岸边,以策稳定。

另外,为使浮桥与两岸接通并适应水位涨落,需在两岸设置跳板栈桥等。

为不阻碍通航,可通过在浮桥中撤板、移船或设置高脚船等方式加以实现。

按使用时间的长短,浮桥可分为永久性浮桥(根据桥梁设计规范确定使用寿命,通常50-100年)、半永久性浮桥(特殊情况下或特殊季节中需拆除,经修复更新可维系较长时间)和临时性浮桥(随时装拆,临时使用,不作长远打算)。

与固定式桥梁相比,浮桥有其长处,也有不足。

浮桥的长处有三点:

第一是构造简单,浮桥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浮体、梁板、缆索及岸上或水中的锚定装置。

第二是装拆便捷(永久性浮桥除外),做好架设准备工作后,多则数天,少则数小时乃至更短时间内便可架设完成;同样,拆除也方便。

第三便是造价经济,浮桥不用设置水中基础和桥墩,工期也短,尽管日后维护费用可能不菲,但建造费用通常远低于固定式桥梁。

浮桥的不足主要是环境适应性较差,这表现在这两点上:

第一是易遭受自然环境(与水文、天气相关者)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导致浮桥的安全性或通行能力降低;

第二是设置了开启构造的浮桥,其对水上和桥上交通均有一定影响,但这两个缺点还不足以影响临时性浮桥在战争中的大规模使用,

永久性或半永久性浮桥的使用寿命较长,遭遇环境激烈变化的可能性大,因此,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更需关注环境适应性问题。

距此十里之外的首山,秦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