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仲夏,烈日炎炎,唐僧师徒四人西行至此,但见前方群山连绵,云雾缭绕,林间鸟鸣声声,溪水潺潺。然未行数里,忽见一庞然大物,横卧路中,青毛覆盖,眼若铜铃,鼻如巨柱,正是那太上老君座下青牛精,私逃下界,占山为王,阻住去路。
悟空见状,心中暗惊,知此妖非同小可,乃上前喝道:“何方妖孽,敢阻我师徒去路?”青牛精抬头,瓮声瓮气道:“吾乃太上老君座下青牛是也,因慕人间繁华,故下界一游。尔等若想西行,须得过我三关。”
悟空冷笑,道:“区区三关,何足挂齿?放马过来便是!”言罢,便欲上前争斗。青牛精却是不急,从鼻孔中喷出一团青气,化作一道屏障,将悟空阻于数丈之外。悟空运起神通,欲破此障,却发现那青气坚韧异常,竟如铜墙铁壁一般,难以撼动。
唐僧见状,急道:“悟空,休要鲁莽,此妖既言有三关,必有其道理,我们还是先听听他的条件吧。”悟空闻言,只得按下心头怒火,问青牛精道:“你且说来,哪三关?”
青牛精微微一笑,道:“第一关,斗力。你我以肉身相搏,若能胜我,便算你过。”悟空笑道:“此关易耳,看棒!”言罢,金箍棒化作万道金光,直取青牛精。青牛精亦不示弱,身形一晃,化作一道青影,与悟空战在一处。
只见山林间,金光与青影交织,轰鸣之声不绝于耳。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青牛精力大无穷,皮糙肉厚。二者斗得难解难分,不分胜负。唐僧、八戒、沙僧在一旁观战,皆是心惊胆战,生怕悟空有个闪失。
良久,悟空忽觉力竭,心中暗道:“此妖果然厉害,若再斗下去,恐难取胜。”于是心生一计,假意败走,引青牛精来追。青牛精不知是计,果然中计,紧追不舍。悟空趁机将金箍棒一抛,化作千百根金箍棒,四面八方向青牛精砸去。青牛精猝不及防,被砸得晕头转向,倒在地上,动弹不得。
悟空哈哈大笑,正欲上前结果了青牛精,却听那青牛精忽然大笑道:“好个狡猾的猴子,差点被你骗了!你以为这样就能胜我?”言罢,青牛精猛地一挣,竟从地上跃起,身上青光大盛,将那千百根金箍棒一一震飞。
悟空大惊失色,心道:“此妖竟有如此神通!”正欲再战,却听唐僧喝道:“悟空,住手!不可再斗了!”悟空闻言,只得按下心头怒火,退到一旁。
青牛精见悟空退去,也不追击,只是冷笑道:“第一关,你虽未败,但也未胜。接下来是第二关,斗法。你我各展神通,看谁能技高一筹。”悟空闻言,心中暗自盘算:“此妖法力高强,斗法恐非我所长。但师命难违,只得尽力而为了。”
于是,悟空与青牛精再次斗法。悟空使出浑身解数,七十二变、筋斗云、分身术等神通一一施展;青牛精亦不甘示弱,口吐青烟、鼻喷烈火、身化巨牛等法术一一应对。二者斗得惊天动地,日月无光。然而,无论悟空如何变化多端,青牛精总能一一化解。
悟空心中焦急万分,正欲施展更厉害的法术时,忽觉体内法力涌动异常。原来是他修炼多年的“大品天仙诀”即将突破瓶颈。悟空心中一喜,暗道:“此乃天助我也!”于是运起全身法力,向青牛精猛攻而去。
青牛精见状大惊失色,急忙施展全身法力抵挡。然而他哪里知道悟空此刻的法力已非昔日可比。只听得一声巨响,青牛精被震得连连后退数步,口吐鲜血。悟空见状乘胜追击一棒将青牛精打回原形,只见一头巨大的青牛倒在地上哀嚎不已。
唐僧见状连忙上前制止悟空道:“悟空休要伤他性命!他虽阻路但罪不至死。”悟空闻言只得收手退到一旁。青牛精见唐僧仁慈心中也生出一丝悔意道:“我自知罪孽深重但求佛祖宽恕。”
唐僧闻言点头道:“你若真心悔过我便带你回天庭向太上老君请罪。”青牛精闻言感激涕零连声道谢。
于是唐僧师徒四人带着青牛精继续西行。路上青牛精也时常帮助唐僧师徒化解危难。终于有一天他们来到了天庭将青牛精交给了太上老君。太上老君见青牛精真心悔过便饶恕了他的罪行并让他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身边。
自此以后唐僧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取经历经磨难终于取得了真经回到了东土大唐。而青牛精也因其改过自新、助人为乐而得到了众仙的尊敬和赞誉。
此故事虽为虚构但寓意深远。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心怀善念、勇于改过就一定能够得到他人的谅解和尊重。同时它也告诫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沉着应对而不是一味地冲动和鲁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且说青牛精归位,太上老君感其悔悟之心,特赐法宝“金刚琢”,以作警示,望其日后能守正辟邪,不再误入歧途。青牛精感激涕零,誓要以此法宝护佑正道,不负老君厚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