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发生什么变化:“卡维啊,要不再商量商量?”
“不用。”卡维指着远处桌子上签了字的同意书,“老元帅已经把手术决定权都交给了我,没有什么可讨论商量的。”
“可这么打进椎弓根,会不会破坏周围的骨骼?”
“只要角度没问题就不会。”卡维边说边选着入钉点。
“椎弓根那么薄,不会打坏?”
“放心,这是全嵴柱最坚固的部分,我在尸体上试过,没问题。”
“那时间久了呢?”
“不会,因为手术后的三个月,老元帅都会被限制移动。就算之后真能动了,腰部弯曲度也会受影响。不能激烈运动,不能负重,捡东西还需要蹲下,不能直接弯腰......”
卡维没有隐瞒内固定带来的麻烦:“但你们要知道,这比起之前的腰腿疼痛要舒坦太多了。”
“那植入物就这么塞在身体里不会影响身体么?”
“别过敏就行,至于之后要不要取,我看只要没什么特殊情况就别取了。”卡维把最后两个问题全答了一遍,拿起开路锥,对着已经确定的入钉点开始发力4】,“哦,对了,这种手术方法你们看看就好,别轻易去用,容易出事。”
四人:“......”
“我不是说你们能力不行,只是角度不太好把握,需要练习。”卡维说道,“我小时就觉得骨折就该这么用手术去解决,所以经常拿锥子钻骨头,角度判断不会有问题。”
嵴柱椎骨的构造不尽相同,虽然都叫嵴椎但入钉点选择、倾斜角度、深入长度都不同。
开路锥只是在骨皮质上钻个开口,在进入骨松质后需要用到探针来确定螺钉的进入方向。
其实老元帅的后方椎板已经被全部切除干净,已经能做到直视下进入椎弓根螺钉,比起那些复杂外伤骨折的病例已经好了不少。卡维有大量嵴柱外伤手术的经验,强的不仅仅是现代外科的观念,还有手感。
入钉角度并不固定,对于腰椎而言,从530°都有可能,看的就是人之间的差异而已。
现代外科或许可以使用影像学的图像导航来增加精确性,但其实用图像导航会增加手术费用,也会增加导航学习成本和器械成本。而对于外科医疗团队而言,图像导航就意味着吃射线。
卡维并不喜欢这样,徒手置钉一直是他强调必须学透练透的内容。就算之后出现了光学导航、电磁导航、机器人导航,盲穿也依然是他教新人时经常强调的项目之一。5】
既然是徒手盲穿,手感就显得很尤为重要了。椎弓根松质骨内进入探针时会让人有种砂砾摩擦的感觉。进针继续往前,还会有一种被“捏住”的吸入感。
“就像棍子插入了沙土一样,其实操作熟练后就知道了......”
卡维快速在腰4,5两块椎骨的两侧椎弓根上探出了入钉路径,速度就像个熟门熟路的老木匠:“接下去骶骨s1上还需要来两个。”
骶骨的造型和其他嵴椎完全不同,加上骶骨前方的复杂解剖结构,造成了骶骨入钉位置很有讲究,入钉的角度也需要严重内倾才行。6】
不知不觉间,手术已经过去了三个多小时,腰4骶1都被卡维钻出了坑道。而一旁仔细消毒骨瓣的希尔斯也带来了消毒结果:“消毒时间到了。”
“用生理盐水再冲两遍。”
“行......”
手术到了这个程度,早已顾不上卧室内的情况。因为没有洗手盆,生理盐水的冲洗工作只能在地上进行,只靠着几条吸水毛巾撑着。中间希尔斯找管家要了好几次,最后实在不够用了就只能靠地毯来吸水。
四溅的血迹、用剩下的纱布、骨骼碎屑、不小心掉落的手术器具,这里一点都不比手术剧场整洁干净。
“我现在把骨瓣切成三块,平整地放进椎间盘的空隙中。”7】
卡维算好了高度,撤走了铰刀,把骨瓣一块块塞了进去。
其实髂骨是卡维无奈之下的选择,更好的还是椎间盘填充块8】。只要在里面塞满骨质,就不用担心高度和术后变形的风险。而现在,椎间盘填充高度成了摆在他们面前最麻烦的一个问题。
“高度不够。”就算是没有嵴柱手术经验的瓦特曼也能看出腰45之间的椎间盘要比其他地方薄一些,“不止腰椎,我看骶1上面的椎间盘也不够。”
“怎么办?难道要开另一边切口再取骨瓣么?”
“或者可以选择其他金属,骨钉都打了,也不差这点吧。”
卡维也在用铰刀测量椎间盘的空隙高度,忽然掀开了一旁干净的纱布堆,里面放置的是刚切下的椎板碎块:“没关系,可以用这些已经没用了的椎板。”
从形状角度来看,它们缺乏足够的厚度,不适合做填充的主材料。但如果切下骨皮质,将里面的骨松质刮下,就能把废弃的骨头重新利用起来。
原生态缺点的话,大概就是比较废时间。
“来来来,我们一人一把骨凿,把这些骨头分掉。”
......
楼下继续着时而关心手术时而闲话的模式,等时钟正式过12点,午餐被一些人默默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