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世民山南西道的百姓或许还有人不知道,可要是说起太子妃苏希,整个山南西道百姓没有一个不知。
这和李承乾没有太大关系,是那些灾民一传百、百传十的宣扬开。
苏干知道苏希名声,却没想到名声这么好。
回过神后,苏干举起双手示意众人安静:
“诸君,我今日来山南道,只是应二姐之邀,看看百姓过得如何。
如今看内,襄州城内百姓虽然不能大富大贵,却也能填饱肚子,二姐定然欣慰。
我还需要去偏远山村看看那边的百姓如何,还请诸位能够让我出去!”
“苏郎君别急啊!好不容易来山南道一趟,跟我们聊聊!”
“是啊!等会我派人带着郎君到处看看,深山老林中的百姓也会帮你到!”
苏干轻轻摇头:“多谢诸君好意,实在是有事在身。”
“苏郎君,你告诉我们,邸报内容是不是太子妃劝谏陛下的?”
苏干再次摇头:“不是!是太子妃希望百姓能够过得好,就跟太子殿下提了嘴。
太子殿下觉得百姓乃朝廷之本,所以绞尽脑汁,才想到这么個办法。
襄州是校验之地,若能成就推广开,若是不成,则再想其他办法。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太子殿下说了,若不能为民谋福的皇帝,他就没资格当这个皇帝。
这个民不仅仅是庶民,也是地主、商人、士族,是生活在大唐境内的所有人。
诸位在山南道,长安的邸报还没传过来,我这里有一份前些日子,太子殿下在朝会上说的话,诸位可以看看。”
说着,苏干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纸张,随后递给身旁之人:
“王兄,他们信赖你,这邸报就交给你来诵念!”
“好!”
王郎君接过邸报,随后打开看了眼,就这一眼让他彻底呆愣在原地。
“王郎君,你怎么不念?”
“王家三郎,你是想急死我们吗?小心老夫找你爹算账!”
“快念,别发呆啊!”
“……”
王郎君半晌才回过神:“苏兄,一定要念吗?在变革之时,这是给予某些人理由,我希望苏兄三思而后行。”
苏干眼神一亮,他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这人能够从邸报看到这些,足以说明此人有才学。
‘再试探试探,若是真有才有德,那就举荐给太子。’
“王兄放心念,宣承部既然已经开始宣扬,就不怕这些!”
“行!”
王郎君郑重点头,扫了眼众人后,朗声开口:
“正所谓为天下者位天下,天子者乃上天之子,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子亦当有好生之德……
国者、生民聚落之域!忠于国则是忠于自己……
孤在此立誓,定在三十年内让大唐百姓不再饿死一人,三十年后若还有一人因辛勤劳作而饿死,造反有理!”
随着最后一句话落下,整个茶楼瞬间响起惊呼声。
“啊……什么叫造反有理?太子殿下这是支持吾等造反吗?”
“有人饿死,就可以造反,这不是人人都可以造反!”
“还有那个兹惟中国是何意?大唐和前隋能一样吗?”
“……”
坐在二楼的柳知人听着下方的议论声,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后笑着开口:
“张兄,太子殿下真是志向远大,不仅要收了我们祖上传来的土地,还要让那些田舍奴爬到我们头上。
可惜了魏王,若是他登上皇位,这盛世必将到来。”
作为山南张氏下一代领军人物,张淮还未出士,却已经名声在外。
对于柳知人的想法他一清二楚,不过他并不想在这时候表达自己的态度。
“魏王是可惜了,然而成王败寇,面对那种局面,不管是谁都只能选择替臣子担下责任。
若不担下责任,他或许可以登上皇位,也不会再有人真正忠于他。
哪怕还有人会忠心耿耿,魏王也不敢再相信了,这是人性无法改变。”
“你我两家付出那么多代价,还参与了灭佛,彻底得罪佛门中人,如今却只能等着太子殿下将刀悬在我们头顶上。”
“他是太子也是下一代皇帝,自然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柳知人心里暗暗发苦,这家伙怎么这么难对付,老说棱模两可的话。
“张兄,前些日子朝廷已经定下尚书左右仆射的职位,宋国公萧屿是左仆射,宇文节是右仆射!
夺嫡之后,山东士族和关陇门阀的争斗才刚刚开始,你可知这是为何?”
说完,柳知人眼神死死盯着张淮,他现在就等着张淮吐出‘不知’两个字。
然而张淮不是庸人,一下子就看穿柳知人的目的。
只见其轻笑一声:“呵呵!这事从隋朝就开始,又不是什么奇怪之事。
柳兄,若没有其他事我便先走了!”
“张兄随意!”
等张淮走后,柳知人脸色渐渐变得难看,张淮比他想象的还要难对付。
他现在根本猜不透张淮的想法,不知道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