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吃糠咽麸(1 / 2)

“安妮儿啊,多亏有你,妗子谢谢你,你救了老范家的命根子!”范王氏哽咽道。

范王氏有些激动,拉着陈安又是哭又是笑。

陈安笑笑,没有说话。

范殿元和瞎鹿,简单的包扎了下伤口,就开始收拾在抢砸中倒塌的窝棚。

“粮食就剩这么多了。”范殿元翻出一袋高粱,栓柱翻出一袋苞米,还有一罐腌萝卜。

范王氏一想到自家被抢的驴车和粮食,心里那口气就顺不下去,她轻轻捶着胸口,瞄了眼粮食道:

“这两袋粮食,也就够咱吃个把月的。”

范殿元:“换成麸糠,够咱吃两三个月的了,大灾之年,有的吃就不错了。”

陈安经历过一场战斗,觉得身心俱疲,她坐在一块砖头上,看着仅剩的粮食发呆。

在她的那个年代,曾经有人这样说河南——两脚随便一踩便是秦砖汉瓦。

河南地处中原,俗话说,得中原者才是得天下者。

自古以来,河南的历史地位都是非常高的。

除了地理位置之外,河南还是农业大省,到处都是田地,可以说是千里沃野。

可一场灾荒,便叫老百姓没了家,没了粮。

可让农民走上逃荒路的,不仅仅是天灾,还有国民政府的剥削。

从去年开始,河南就大面积闹了旱灾,农民几乎颗粒无收。

可政府却依然让他们交税交军粮。

除了灾害让农民叫苦连天,这些税收,才是让他们彻底没了活路。

当地政府,在几乎全省遇灾的情况下,不仅如数收齐了军粮,还超额完成了政府规定的标准。

此举,获得了蒋光头的嘉奖。

此举,让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农民,变得一点存粮都没了。

农民跪地呼吁官老爷,“别再征税了,饥荒我们受得了,只要不收赋税,我们能靠树皮和糠壳麸皮活命的。”

但他们的声音,无人理睬。

他们只能背井离乡,带上全部家当,拖儿带女背着老父老母,走上逃荒的路。

因为饥饿,泯灭了人性,逃荒路上,发生任何事都不稀奇。

但当地的政府,吃着热馒头、大米饭、春卷、鲤鱼培面、栗子炖牛肉、豆腐煎鱼...

陈安觉得这个世道真可笑,种了一辈子的农民,到头来,却没有粮食吃。

可见种地并不是个好事,若种地是个好买卖,那农民估计连地都种不上咯。

天灾人祸,兵荒马乱。

天大旱,岁饥,人相食。

历史书上的寥寥几笔,如今是陈安正在经历的。

这一路上,她看到了数不尽的死人,野狗刨尸,敌军投弹,国军伤民,灾民与灾民自相残杀...

陈安变得焦灼,她想离开这里,离开这个人间炼狱。

...

范殿元用两袋粗粮和腌萝卜,换了几袋谷糠麸皮。

栓柱和瞎鹿拉着板车走在前面,大家紧跟在两侧。

陈安又踏上了逃荒之路。

天空又飘起了雪花,土路变得泥泞,逃荒队伍慢了下来。

“安妹儿,这麸糠煮的饭可真难吃。”星星端起碗,对着陈安吐槽了一句。

虽然嘴上满是嫌弃,但星星还是一口不剩的喝完了。

陈安点头表示赞同,这玩意是真的不好吃,入口苦涩,难以咀嚼和下咽,还不好消化。

吃了五六趟的麸糠之后,陈安对‘吃糠咽菜’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她感叹道,古人可真会用词,这四个字形容贫苦和艰辛的生活,真的是到位了。

但现在,还有麸糠吃,他们几个人,也算是幸运的了。

如今,米价涨的飞起。

小麦从6角一升,涨到20元一升,又从20元一路飙升至150元。

而小米,更贵。

陈安知道,这还不是米面最贵的时候,到了43年春,还会再涨一波。

按理说,现在灾民那么多,哪还有粮食可卖。

一点也不奇怪,这些粮食就是从灾民口中抠下来的。

其中有多征收的粮,有谎报士兵人数,捞取的粮。

被贪官污吏拿到黑市上高价卖。

他们赚的盆满钵满,而灾民连树皮都吃不上。

现在,几个玉米窝窝头,便能换个媳妇。

路上的灾民,把树皮柴火都快吃完了,饿的睁不开眼。

大雁的屎,好几个人抢着吃。

小孩饿的皮包骨,脸上长满皱纹,脸变成了灰色。

一些灾民看见孩子,眼冒金光,恨不得扑上去抱走。

花枝走到哪,都看牵着两个娃。

“用劲啊。”铃铛脱了裤子蹲在窝棚前,花枝正在用手给她帮忙。

陈安和玉蓉就坐在她们对面吃饭。

见到这个情形,陈安习以为常,端着碗转了个身子,继续吃。

铃铛小脸憋的通红,可怜兮兮道:“娘,俺拉不出来。”

“天天给你抠,抠不出来了,憋死你算了。”

花枝嘟囔一句,她也没法子,只能给铃铛穿上裤子,蹲久了,容易冻着屁股,再着了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