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一首诗《国殇》。屈原,这个伟大的名字我们一定不陌生。谁能说说你了解的屈原?”轮到实习老师上堂讲课,鼠人是三位同学中最先上的。他把上课导语准备得自认为很完美,背得烂熟,带着对屈原的无比崇敬,有声有色地演绎着成竹在胸的剧本。
全椒中学的学生都是全县各初中学校挑选上来的好学生,重点高中,生源就不一样。聪明朴实,跟老师配合默契。鼠人提了问题,马上就有学生举手回答:“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左徒,主张联齐抗秦,改革政治,以图富强,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和陷害。后楚国不断遭受强秦的侵略,兵败地削。屈原十分痛心,满怀忧愤,自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留下来的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第一个高峰。”这段答案其实就在书下面的题注里,聪明的学生读出来,鼠人肯定他认真预习,会看书,同时扩展讲一讲:《国殇》是《九歌》中的一篇。《楚辞》是很具有楚国的地方特点的诗歌。在诗句中大量使用楚地方言,诗行中大量使用“兮”字。“九歌”是战国时楚国的民间祭歌,屈原将其加工后,改造用来祭悼为国捐驱的楚国将士,殇,指夭折或在外而死。国殇,指为国战死的将士。楚国的年轻战土们为保卫祖国死在野外,所以称之为“国殇”。
同学们专心听,认真记,课堂很静。抓紧进入下一个环节,读课文,串讲,实习老师上课,最重要的是要把一堂课内容按时上完,不能在提问上过多磨蹭。鼠人提醒自己。
《国殇》文字很短,他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诵,然后带问带讲,师生互动,很快将诗歌的意境和蕴含的作者的浓烈感情揭示出来了。课程进行很顺利,而且,诗句讲析与熟读背诵相结合,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同学基本都能背下来,效果很好。
首战告捷,听课的老师、学生都觉得上得好,挺老练。也不怪,七八年前鼠人当扫盲民校教师就是优秀民师嘛!只是,鼠人自己感到不足的是板书粉笔字并不很老练、很漂亮。这是今后要改变的。
鼠人教的第二篇课文是《师说》,这篇文言文很好,很有名。他从苏东坡赞扬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导入课题,介绍作者,这是鼠人的擅长、鼠人的拿手。但文言文串讲篇幅长,古汉语知识点多,课堂容量上又有压力,鼠人有点驾驭不住,一堂课差不多都是自己在讲,最后下课铃响,又过了两分钟才匆匆忙忙讲完。要是一般上课还说得过去,但对试教追求完美的鼠人来说,显然心存遗憾,很不满意。好在那堂课听课的只有一位带队指导老师,他觉出鼠人已自感不足,没多说什么,只指出他讲课中一个小错误,就匆匆走了。那是上午第四节课,太迟去食堂就吃不上饭了。
《师说》余下的课鼠人自我反思,字词突出重点疏通,分析课文设计好问题和板书,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最后通过板书提纲挈领,归纳总结。全篇看来又很出彩,把第一堂课的略显匆促的瑕疵完全盖掉了。这进一步增强了鼠人上好第三篇课文《游褒禅山记》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