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不击堂堂之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不击堂堂之阵】(1 / 2)

在这旌旗烈烈刀兵肃杀战斗随时都可能爆发的战场上,李孟羲不合时宜的陷入了迷茫。

他在迷茫,战阵之上,先击敌之羸弱处,可赢;先击敌精锐,待其精锐溃散,余部势不能支,亦可赢。不管先集中力量歼灭敌军精锐,还是先攻薄弱,毫无疑问,这都是正收益的战术选择,可为何,不能击堂堂之阵?

李孟羲心里思索,既然都是好的战术,一用而一不用,看来不在战术有用或是没用,而可能在于性价比,在于,最优解。

那么,何以,不击堂堂之阵,会是最优解?而先灭敌之精锐不是最优解?

百思不能得解,但答桉肯定就在这里,先攻强,先攻弱,这两种策略肯定有效率上的高下之分,且极大可能,是不击堂堂之阵先攻弱性价比最高,可,难以想明白此中道理到底为何。

眼前正有阵势,敌大兵陈列眼前,敌黑压压的阵势当中,强弱分明,李孟羲遥指敌军阵势以左,胡骑在处,问关羽,“关将军,你说,我若先攻敌左翼弱兵,之后,敌我形势变化该如何?”

关羽眯着眼睛朝敌阵远远的看了一眼,道“敌侧翼兵弱,你若择左翼攻之,彼侧翼阵势须臾将溃,彼侧翼既露,其中军阵势便险,敌非退既败也。”

李孟羲点了点头,“嗯。”接着又指敌之中阵,敌甲士众聚之处,“那我若攻敌中阵,先溃其精锐,又该如何?”

关羽笑道,“敌中军溃败,两翼胡兵必见势先逃,敌全阵皆败也。”

这就是关键处,和兵力均分的进攻策略相比,集中力量进攻不管是攻敌强兵还是攻敌弱兵,都可达到溃其一角而颓其全军的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关键在于,性价比最高的方法,是在哪。

认真思索片刻,李孟羲又问,“那你说关将军,攻弱与攻强,都能溃敌,能有甚区别?”

关羽手捋长须认真思量了下,道,“或许……攻敌强硬处,死伤更多?攻的更慢?”

一个慢】字,一下就启发了李孟羲,他若有所悟了一下,眼睛里有些明悟,攻的更慢……这就是原因,效率……

李孟羲立时想到了前世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据传,冷兵器时代只能承受百分之二十的伤亡,先不管这个数据是真是假,就先按百分之二十算,百分之二十的伤亡军队就要崩溃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谁先达到这个伤亡数量,谁就先败。

所以,要想在战场上获胜,就拼命增加输出,谁能能越快的给对方造成百分之二十的伤亡,谁就赢了。也就是——兵贵神速,输出效率更高的一方,将更能获胜。

当想明白了这一点,李孟羲又跟另一点又联系起来了,兵法中还有另一句,叫做,“宁可断敌一指,决不伤敌十指”?为何?效率不同啊,断敌一指显然能更有效的削弱敌方战斗能力。

当把问题找到“效率”这个核心上之后,“不击堂堂之阵”的道理也就明晰了。

进攻有两个选择,一者,击敌强硬处,一者,击敌弱处,这两种不同策略的差别是,选择击敌强硬处,一个时辰过去,仍在与敌精锐拉锯,而选择攻击敌军弱处,一个时辰时间,已把孱弱之敌击溃,并可能因此在敌军严密阵线上打开了一个口子,或者成功使得敌军侧翼大开,直接威胁到敌军全军。此中差异使得,不同策略下,选择攻强,一个时辰之内,未能解决强敌,战势焦灼;选择攻弱,一个时辰之内,歼灭弱敌,并趁此打破敌军阵线威胁到了敌军侧翼,到此时,敌精锐仍在,敌堂堂之阵仍在,可其侧翼暴露了,再选择强攻,要容易的多。

归根结底,是效率,最佳效率决定了最优的解决方法,遇战攻强之效率,不如避强击弱,不如不击堂堂之阵】。

终于想明白了,李孟羲长舒了一口气,以后就明白了,再跟人打仗,避他强兵精锐不管,优先灭弱就对了。

——

就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上,在肃杀紧张的战场气氛中,李孟羲于马背上抄纸笔刷刷记写着所得,他简直旁若无人了,视万千大军如若无物了。

片刻,一切记完,回想这一切事起缘由,李孟羲感慨,《孙子一书,真堪称是句句都是微言大义啊。

不击堂堂之阵】,只此短短六字,李某人从中学到了,进攻时关于选择强弱攻击目标的最佳策略和最优解;另从此中悟出,既然该不击堂堂之阵】,那反过来,既然攻击之时,有能攻有不能攻,那就说明,进攻时不能选择把兵力完全均分的方式平均进攻,必须集中力量进攻有所侧重;还有,不击堂堂之阵,是为了让进攻策略最优,更进一步,是追求最佳作战效率,由此对兵贵神速多了一层理解,战场上,谁能达成最快的杀伤效率,谁就能先让对手崩溃,谁就能获胜。

这一切都是从攻方角度的考量,再反过来,于守方,既然于进攻一方,不击堂堂之阵避强击弱为最优解,那,若防守,当避免敌军避强击弱,而要使己方弱兵不为敌方所攻,方法有,以强掩弱,强兵在前,弱兵在后,这便与兵法正统相合了,自古军阵莫不是甲士在前轻兵在后。

又或者,可有统筹法,以能承受更多伤亡的强兵为步阵,为骑兵,为阵列之先,以弱兵为弓弩手,为床弩投石机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