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的几波援兵皆是悍勇敢战之旅,不管兵力多少,敢直接跟贼军硬碰硬在城外硬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贼兵兵多势众,前边所有的援兵全部溃败了。
而此番来的这伙儿援军很古怪,当日到来时,这伙儿援兵全无丝毫勇气,来了只敢远远看着,贼军稍微一动,还没追出多远,竟把那伙儿吓跑了。在往后两天,更是一点人影不见,一点消息没有,通过种种迹象,蓟城守军更倾向于认为这伙儿胆子小的跟兔子的援军要么溃败了,要么已逃了。
换个角度看,胆小也可以说是谨慎,谨慎到无有十足把握绝不硬战,谨慎到越是接近贼军主力,越是要收缩兵力,越是要降低行军速度,兵力一收缩,行军速度一降低,自然,在蓟城守军来看,他们一个援兵的人影都没再见着。
——
巨鹿军主力已近蓟城十五里,一日前,距蓟城是三十五里,两日前,是六十多里,也就是说,随着离蓟城越来越近,巨鹿军行进速度越来越慢,逐渐慢成龟速了。
行军速度慢成龟速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队伍已进入战斗状态,行进时乃以战斗队形行进,自然行速缓慢。
——
李孟羲再一次驳回了赤支儿求战的命令,赤支儿这家伙想带着骑兵队去偷袭敌营给以重创敌军,不仅赤支儿想求战,连义勇骑兵们也摩拳擦掌的想干一票大的以立下大大的功劳。
先不说训练时间尚短的义勇骑兵能不能打得了硬仗,再者说,以目前形势,贼军被拖在攻城战事中,巨鹿军主力又威胁在后,贼军已成腹背受敌之劣势,何必再去冒险跟敌军硬碰硬厮杀。
除战略上的考量以外,还有无法明说的政治考量,义勇骑兵每一个人都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一个都折不得,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前虽派了义勇骑兵营为大军前驱,却给赤支儿下了死命令,要求其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退,伤亡超过十个,便治赤支儿的罪。
这可好,只有十个伤亡名额,就是神仙来也保证不了,于是乎,赤支儿就不敢冒险了,赤支儿带着多达几百人的浩荡骑兵部队,一路上却只抓贼军的零散哨骑,跟敌军稍大点的部队一次也没交过手,这就使得,赤支儿完美的完成了任务,其部义勇骑兵零零散散的歼灭了很多敌军斥候哨,自己伤了四五个人,死的一个没有。
也同样因为禁令的存在,赤支儿的骑兵队抵近蓟城之时,赤支儿既不敢冒然带队勐冲敌军营寨,在敌军调集人马杀过来时,赤侄儿也不敢与之硬撼,只能退却,这在当时的蓟城守军看来,就误以为来援的援兵不堪一战仓惶逃了。
离敌军距离已近到十五里,可以预见的是,不日必将与敌军主力发生战斗,已知战斗将临,巨鹿军的应对很从容,李孟羲着斥侯详细探查了方圆数里的情报,然后精挑细选了一处合适的驻扎地点,带着兵马从容不迫的驻扎去了。
为选择出最好的扎营点,李孟羲的做法堪称任性,他带着队伍不惜往后退了三里多地才扎下营寨,至于说,此举会不会让敌军以为巨鹿军退走了使得威胁之举功败垂成,这根本不必担心。敌军已知有大队人马到来,就算巨鹿军当真退走了,敌军就是一个人见不到,怕是仍不敢掉以轻心。
巨鹿军想在哪驻扎就在哪驻扎,该操心的是敌军。
扎营点选择在一处三个村庄成品字形分布的地方,三个村子离得很近,彼此间距离最远不到一里,正因为离得近,三个村落可互成犄角相互支援,此尤适合作为三寨分立的地点。
刘备在南皮孤军作战时,积累下了宝贵经验,现在这些实战经验全部派上了用场。
驻扎的当日,刘备派了不少人力去村落四周收集柴草等一切可用之物,附近遇到无人村落,把村落中一切可用之物统统带回来,连一块泥胚一个门板都不放过,这一来,算是坚壁清野,使得敌军若在附近有驻扎与我对峙,则其将无有房屋可居住,无有柴草可收集,未战先削弱敌军优势。二来,防守需要储备下众多物资,一根草一块砖都是有用的。
刘备布置的第二项准备是,三个村落每个村落当中都有水井,刘备令挖井队在每个村子里再挖上两口井,并且井要靠近村落边缘来挖。挖井的考量是,一为水源储备,乡间流传有井水一夜干涸的传闻,此类事件发生的可能很小,但绝非没有,多挖一口井,可为后备,万一井水真的一夜干涸,有后备水井,就仍有水源可用。新挖水井特意放在靠外位置是出于战术目的,无论攻防,火攻是有效手段,储备水源则是反制火攻的有效手段。水井靠近防御外围,离前线近,关键时刻取水方便反应能快上那么几成,这意义重大。
关于水井的战术作用这一点,这是刘备在上次防守战之后自己琢磨到的,这是连李孟羲都没想到的细微之处。
刘备布置的第三项,刘备开始分派大量人手就在村落当中就地挖掘黄泥并分发了模具开始制造土胚,土胚乃是不日之后构建永固工事不可或缺的材料。
刘备布置的第四项,刘备在村子周围四处转了一圈,他看中了村头一个草沟,刘备指着草沟对李孟羲说,想在沟里挖个地穴,挖好之后藏上几个甲士,等到敌军万一来围攻,围攻正急之时,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