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七百六十四章 中了“迟缓咒”的左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六十四章 中了“迟缓咒”的左丰(1 / 2)

至三月六日,这日一早,妇孺营的柳氏找来了,柳氏说,让做的口罩做了许多了,没地儿放,看放哪。

李孟羲忽然意识到,一不小心把口罩的事儿给忘了。

赶紧跟柳氏到了妇孺营,到妇孺营后,李孟羲看着装起的一大包一大包的活性炭口罩,李孟羲不由扶额,完了,出事了。

活性炭口罩这玩意儿有保质期的,活性炭吸附杂质的能力太厉害了,不经保护的话,放上一段时间,口罩就被污染了。

算了算时间,从开始找人做口罩到现在,十几天过去了,估计大多数口罩已经被污染了。

李孟羲意识到,得赶紧找到保存口罩的方法。根据活性炭的性质,把口罩随便放在室内一放还不行,必须是放在隔绝空气的无菌环境。

可是,就现在这个条件,无菌,还隔绝空气的地方,哪里去找,难道装坛子里吗。

装坛子里要说也行,只是就坛子那点体积,得用多少只坛子才装的下这成千上万只口罩。得找更好的方法。

想来想去,能隔绝空气,又无菌或少菌的环境,李孟羲想到,土窑。

在烧炭的时候,土窑密封着,密封之后,窑里就进不去空气了,土窑是一个绝好的隔绝空气的场所。

再者,土窑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烧窑的时候窑里温度很高,纵是窑里本来有细菌,烧了一遍之后,什么细菌都不存在了。

李孟羲想到该怎么保存口罩等一应怕细菌的物资了,可以找一个干净的窑,把东西放进去,然后把窑给封死。

有了主意,李孟羲立刻奔赴窑场,找人问了问,问清哪个窑最近用过,然后将所有做好的口罩一股脑塞进去。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据柳氏所说,这段时间做的口罩加起来,得有十万朝上。

十来天了,平均每天一万只口罩,妇孺营最少有一千个妇人在忙碌,一人一天缝十个口罩,这个数量差不多了。

多达十万个口罩往窑里一放,才占了一小点空间。

以李孟羲的估计,一座中型的土窑,足可塞进去千万只口罩。也就是说,按人均三五只口罩来算,巨鹿一郡几十万人所需的口罩加起来,只需一个窑仓就够了。

令人把窑封起,封好窑之后升起火把窑门烘干,怕万一哪里有裂缝不小心进去了空气,李孟羲让人把窑从上到下再湖上一层泥给湖严实,以尽可能的稳妥。

口罩的事处理完之后,李孟羲想起,既然窑洞里很干净,且窑洞密封之后能很好的隔绝空气,那么,窑洞里除了能放口罩,还能放什么,粮食?药材?水果?

李孟羲隐约感觉,窑洞会有大用,像后世农村的地窖什么的,放红薯放土豆能保存一整年之久。

——

李孟羲随后去看了制药进度。

在发现杨柳当中能提取出治愈风寒的药物之后,因杨柳材料极其易得,制备极其方便,提取物药效又极其强大,因而药物制备工作一开始就规模庞大。

军中现在日常制药的人有两三千之多,每日,从外边收集杨柳枝条的车辆进出不绝,这段时间以来,制备出的药粉装了已不知多少坛子。

李孟羲推断,杨柳中的提取物既然可以用沸水提取,既然高温不会破坏其药性,这说明这种物质性质比较稳定。

比较稳定的药物性质,再放到经过高温沸煮消毒的干净坛子里,再密封起来隔绝空气,想必是能够长久保存的。

用蜡丸密封保存的方法,应该也很好,但是,现在没有蜡,用不了。

自淬药法传给军医田卜之后,田卜又将方法传授给了其他军医,这段时间,军医营已产出了成果。

军中药材贵乏,最充沛的药材是甘草,田卜他们从甘草中提取了各种东西。

其中,用酒精萃取出的东西甘草味道最重,疑似是药效最强的一种萃取物。

但因为甘草这味草药药效平缓,治病效用不明显,因而,拿去试药的时候,数据收集艰难。

按田卜等人的说法,甘草善治咽喉发痛瘀痰不清之类的积热之症。

咽喉病症一般都较轻,不治自己也会好,再者,咽喉病症很不常见,不像风寒隔三差五就有。

综此种种,甘草提取物试药艰难。

李孟羲听田卜一阵讲述,他听明白了,缺病人,缺嗓子痛的病人。

李孟羲想了想,他给田卜出了主意,既然说病人难找,那就生造病人,既然咽喉疼痛的病人稀少,那就看看吃什么东西能让咽喉疼痛,这样,对症一吃,病就出来了,病人就有了。

而要是觉得病症轻微,药效不好突显,那好办,多吃点,让病症更剧烈一点。

李孟羲给的主意很妙,很好,田卜一众觉得有道理,一群军医商量着该怎么吃点辛热的东西好以身试药。

李孟羲看军医们谈的热烈,他离开了军医营,走时,他舀起一勺甘草粉尝了一下,一口下去,又涩又苦的味道直往脑壳里钻,李孟羲一口喷了出去。

田卜等一众军医医术精湛,个个通晓药理,针对李孟羲的建议,众人商议之后,全营军医有一个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