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手锏绝技,秦琼仗之打落不知多少隋唐好汉。
于后世,撒手锏一词,更引申为比喻在关键时刻使出的最拿手的本领。
提隋唐,提到撒手锏,便不得不提和撒手锏齐名的,回马枪】绝技。
演义中说,罗成和秦叔保互教在自家武艺,罗成藏了自家枪法的最后一招回马枪,秦叔宝藏了最厉害的一招撒手锏,两人赌誓,罗成说,如果自己没有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教给秦琼,自己便被万箭穿心而死;秦琼也发誓,自己如果没有将全部武艺交给罗成便吐血而死。
结果,两人皆应势而死,罗成被万箭穿心,秦琼吐血而亡。
李孟羲看向张飞,张飞手里拿着蛇矛,李孟羲看向关羽,关羽手中,青龙偃月威风凛凛,李孟羲再看向自己手中,铁锏在手,李孟羲便笑了。
战场上三个老阴逼手段,撒手锏,回马枪,拖刀斩,齐全了。
李孟羲问张飞,“三将军,你可知有回马枪】?”
张飞哈哈一笑,“知啊!俺老张就会,想学?”
李孟羲再问关羽,“关将军,你可有拖刀斩】?”
关羽抚须澹笑,“想学?某可教你。”
关羽张飞都是实诚人,刚得了李孟羲所传的撒手锏绝艺,拿各自绝技馈,理所应该,就是李孟羲没有传下撒手锏,以交情,关张亦乐于教导李孟羲。
李孟羲想一看传说中回马枪】拖刀斩】两项绝技的究竟如何,张飞和关羽二人便亲自给他施展了一番。
先是,回马枪。
张飞持矛骑马在前,关羽作为配合,手里拿着一根长杆挑着一架草人紧跟张飞之后。
为让李孟羲看清一些,关张二人特意放慢了动作。
自五十步外,关张二人纵马从远慢慢的颠马过来。
在前的张飞,蛇矛贴鞍横着,身体趴伏在马背上,作狼狈抱鞍逃窜之状,边逃边时不时回首偷偷观瞧。
在其后,关羽挑着草人尽追不舍。
当近了,从李孟羲眼前错马而过之时,张飞手里突然身体向侧一沉,身体瞬间调整的同时,手里本横着蛇矛扭转半圈变横为竖,矛尖往后斜里伸手一送,噗嗤一声,蛇矛准确的戳中了尾随其后的草人,透草而过。
马蹄声踏踏而过,李孟羲目光追着马匹移动着,方才的回马枪,已看了分明。
关张二人减了马速绕了个小圈回来,张飞甩掉蛇矛上的草人,他笑问,“可曾看明白?”
李孟羲笑着摇了摇头,“未明白多少,还待将军讲解。”
张飞过来到跟前跟李孟羲细讲回马枪的要义。
张飞问,“羲儿,你可知,为何某要低身伏鞍作狼狈之状?”
李孟羲答,“此为轻敌之法。假做颓状,敌见之,若其放松警惕,便可为我所趁。”
李孟羲理解力很强,一点就透,张飞满意的点了点头。
张飞将蛇矛横在马鞍上,回复了之前演示回马枪时的据枪姿势,张飞又问,“羲儿,你可知,某为何横矛,此又是何意?”
李孟羲想了又想,摇头表示不知。
张飞解释,“回马枪回身转刺,枪需转圜半轮,方能由前转后,某将枪横起,以早蓄转枪之势,如此,待回枪后刺之时,能快上两分。”
张飞这么一解释,李孟羲顿时明白了。
简单来说,回马枪的动作复杂,一套动作下来,得一定时间,而张飞把矛横起,就双手握紧着枪,先预备下了一半的回枪后刺的准备动作,待时机到时,能省掉一半的动作快速后刺。
想来,回马枪在这一点的思路上,跟秦琼抽锏式】的思路是一样的,都是在发招之前,就尽可能减少发招所需的动作和时间。
秦琼抽锏式】是,把锏背到背后,省掉低手取锏再抬手蓄力的动作。
而张飞的横矛待势,也是省了许多动作。
听了张飞讲解,李孟羲以为,自己已懂了回马枪的三分精义。
然而,张飞之后的讲解,让李孟羲意识到,回马枪内容远不止于此。
张飞讲解着。
“羲儿,回矛刺时,你觉,该刺何处?刺左是刺右,上是下?刺马还是刺人?
回马刺枪之时,因鞍轻敌之姿,身形低矮,出手必低,故,矛也必低,故,刺马比刺人易。
然,马受创,或止,或人立而起,霎时不倒,敌霎时仍有回击之可能。
故,刺人胜于刺马。”
“刺人又刺何处?刺他力所不及、兵刃缓至、格挡别扭之处,如腰腹,如大腿,而当胸直刺,正对上他当中枪锋,虽能逼他要害,可他挡之也易。此中取舍,自衡量。”
“再者,羲儿,你说回马刺敌之时,是力为要,是速为要?”
力就是力气,速就是速度,也就是说,回马枪是要蓄力攻击力量越大越好,还是追求速度,枪随便一抬就往后刺,力量大小无所谓越快越好。
李孟羲想了想,“是速为要。”他答到。
张飞摇头,“是长为要。”
“额?”李孟羲愕然。长是啥?
张飞解释,“追逃之时,非是两马对冲可兵刃短接之时,一追一逃,中相隔远;再看战马,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