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们要就近做鱼鹰舟,就近下水试船。
李孟羲到时,他看到小河上,竟然结冰了。
李孟羲讶然,顿时后知后觉的想起,冬天,还能捕鱼吗?河面都冻住了,哪里还能撒网。
一圈转了转,渔队不见踪影,打鱼的人全都出去了。
李孟羲找人问过,旁人答,小河冻上了,沿河往下游走,走到大河,大河水急,还没上冻。
也就是说,仍然可以捕鱼,只是艰苦了点。
思索良久,李孟羲倒是觉得,或许冬天比平日更好捕鱼呢?
众所周知,鱼也是需要氧气的,夏天的时候,快要下雨的时候,池塘里缺氧,鱼都露头了。
冬日小河结冰,水里更是缺氧,李孟羲想到了北方冬季捕鱼之时,会在冰上凿出冰洞,然后鱼都凑到冰洞处呼吸,此时,拿盆子下去一捞都能捞住鱼。
冬日捕鱼,效率能远胜平日,此为天时之助也!
李孟羲问同来的关羽,有无见过冬日凿冰捕鱼?
这一问,倒提醒了关羽。
“是矣!”关羽眼睛一亮,“凿破冰面,鱼将聚集破冰之处,一网下去,百鱼入网,封冰之时,乃捕鱼最佳时机。”
李孟羲求证明白了,凿冰求鱼这个技术,不算什么深奥技术,东汉末年的劳动人民早知这个技术。
然而知道技术归知道,就如关羽,关羽不也一时没想起来此节?同理,不群策群力的话,无法将生产效率发挥到极限。
大雪连下了十几天,河面的冰早冻的硬实了,李孟羲迫不及待想试试看,到底凿冰捕鱼效率能有多高。
李孟羲就要下河,关羽拦住了他。
关羽一是怕李孟羲一脚踩空掉冰窟窿里捞都没法捞,二是,凿冰捕鱼不同寻常撒网,需要特殊的捕捞方法。
关羽去找木匠们准备去了。
李孟羲对技术相关好奇的很,他追着关羽一路问,照关羽所说,要凿冰撒捕鱼的话,因凿出的冰洞不大,所以撒网不好撒,网只能团成一团顺着冰洞丢到冰洞里,可如此以来,网就不舒展了,网不到鱼了。
“羲儿,你觉此时,该当如何?”关羽笑着考教李孟羲。
李孟羲皱起眉头思索着,鱼网不展,那肯定就得让鱼网扩散开来,可网在水下,该如何让网散开?
李孟羲想到,拿棍戳一戳,不成,又笨拙,效果又不好。
他又想到,是网的原因,可以造一种特殊的网,网下到水里就可以自动舒展。
然而以李孟羲现在对技术的理解,还不成,这种自动舒展的网,哪怕到了后世,也不多见啊,技术不发达的汉末,网就更不可能这么复杂了。
想来想去,李孟羲想的都焦灼了。
看李孟羲一副想不明白的样子,关羽抚须笑笑,就要说出答桉。
“我明白了!”就在这时,李孟羲突然喜笑颜开,“找个人,抓着网绳,跑起来,转圈一甩,不就把网甩开了?这不跟在水上撒网一样,水上撒网,也得甩开。”
是一种叫做离心力的玩意儿,李孟羲想明白了。
关羽乐呵呵的笑了,点了点头,“嗯,你这说法,对也不对。”
自以为已经解决了难题的李孟羲顿时愣了,“额,何为对也不对?”李孟羲不解的抬头看着关羽。
关羽解释道,“这其一,水下甩网,可不同舟上撒网,照你所说,找一人拽着网绳绕圈跑。这不成,网在水下又沉又重,一人决计拽不动。
故,某言,对也不对。
水下散网,确是要将鱼网甩荡开来,可徒单人劳作,不能成事。”
原来是这样,李孟羲恍然大悟。
李孟羲紧接着又道,“那,一个人拽不动,多找几人便不就妥了?”
然而关羽还是笑着,道,“此法,对也不对。”
李孟羲又懵了,为何又对也不对了?
不待李孟羲问,关羽便解释道,“着数人同拉一网,可冰面能有多结实?人跑来转去,不一会儿就把冰面踩碎。
且,冰面光滑,人转着跑着,跑慢了,网荡不起来,跑快了,易滑倒。
再有,数人拉网,数人难以合力。”
“故,不必数人,可设一木轴,轴有数臂,数人围轴转之,静站不动,只手动,便可转轴如飞。”
李孟羲脑海中想了一下关羽说的这个木轴,他想明白关羽说的什么了。
——
幸好木工营地就在河边,有大量木匠随手可召。
没用多久,木匠们就把冰下捕鱼的装置做好了。
捕鱼装置很简单,不过是一个木棍,木棍顶上,一圈嵌着几个长的木把,跟方向盘一样,只此而已。
带上了木架和网,关羽带着人到河边去了。
到了河边,关羽不让李孟羲下河,让李孟羲在边上站着,关羽自己下河去了。
关羽扛着工具,小心翼翼的踩着冰往河中间走,到了最中间,关羽招呼几个士卒往边上走。
工具放在脚边,关羽提起一柄榔头,俯身趴到冰上,开始凿冰。
片刻之后,关羽成功在冰面上凿了一个大窟窿出来。
冰窟窿里,水哗啦啦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