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酒精具有很强的杀菌效果,李孟羲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
但同时,缺点也出现了。
李孟羲和田卜一样,带着一个稠布口罩,口罩上洒了浓酒精。
一开始,李孟羲还没感觉。
过了一会儿,口罩上的酒精不停的随着随着呼吸往鼻孔里钻, 李孟羲感觉鼻子火辣辣的,非常难受。
和感染瘟疫相比,鼻子难受一点不算什么。
可太不舒服了。
李孟羲不由的就想,有没有什么更好的防护病毒的方法,他想到了活性炭口罩。
活性炭是个什么鬼,详细的定义李孟羲记不清了, 能大致记得的是,化学课上学到过,木炭的微观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杂质,所以多用来作为水或空气的过滤材质。
化学课上的实验是,往水里滴几滴红色墨水,水变红了,然后再丢几块木炭,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水颜色变淡了。
这就是因为,木炭把水中的杂质吸收了。
依据这个原理,防毒面具中的活性炭在接触到空气中的病菌时,就把病菌吸附了。
活性炭跟炭的区别,李孟羲不记得了。
炭也有吸附作用来的。
活性炭没有,用炭也可。
可是,炭怎么和口罩结合?
好像所谓的活性炭口罩,是用了很精密的加工工艺,把活性炭压制在布料的夹层之中,从而让口罩具有了过滤病菌的作用。
放在现下的条件下,把木炭压制成纤维材料, 也太难了,做不到。
要利用炭来制作防护器具,能实现的思路,可能只有一个,做过滤器。
也就是,做一个呼吸面罩,带一根长的管子,管子插在密封的瓶子中,瓶子中盛放着很多木炭颗粒,在瓶口底部,则留一进出空气的小口。
这样,人在呼吸时,空气就先经过了一遍木炭层,细菌什么的被吸附了个七七八八,人就安全了。
哪怕是到了科技极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防毒面具和防化面具的吸附过滤材料,依然还只是活性炭而已。
活性炭过滤效果十分惊人。
这么一想,李孟羲觉得,也不难做。
木炭好找,装炭的罐子,随便一个陶罐瓦罐就行。
导管密封的话, 也简单,鱼胶皮胶都能密封,不行就用漆,涂完漆,再涂桐油,保准严严实实。
导管是个难题,难度并不太大。
皮革可以,动物的肠子或许也行,实在不行,金属铸铁管勉强也能用。
还能用复合材料,既,用布缝出长形的管子,然后用桐油或者油漆给刷上几层,如果桐油能致密到可以隔绝空气,就足够做防护用具的导管了。
到口鼻这里,难度又高了一点,呼吸面罩得用皮革做,或者用布的涂桐油,但是,该如何紧紧的糊在口鼻上呢。
李孟羲皱眉思考了半天,他想到了木匠营做鱼鹰舟的时候,用的鱼胶。
呼吸面罩密封的话,材料有限,技术条件也有限,只能用胶牢牢地糊在脸上,一点缝不能有。
思考成熟了,李孟羲忽然起身,径自走了。
军医田卜不无诧异的抬头看了李孟羲一眼,只当李孟羲有事。
怕灵感丢失,李孟羲匆匆回去,翻出笔墨,记录方才的灵感。
“用酒精浸润稠布以为防护口罩,此法会致酒精灼伤鼻腔,且,口罩防护不严,并不完全稳妥。
可制防化护具。
护具分诸面罩,导管,过滤瓶,此三部分。
面罩可用皮革,或可用布涂以桐油,用时,用鱼胶等物,使呼吸面罩紧贴于皮肤之上,不使有些许疏漏。
至于导管,可用牲畜之肠,亦可布缝涂以桐油漆胶,再次,可用铸铁管。
导管引入过滤瓶之中,过滤瓶以鱼胶或漆封口,瓶中置碎炭半瓶,瓶底留一进气口,进气口用网或粗布罩之,使气能进,而炭不可出。
如此,防护用具加身,纵身处瘟疫,纵周身大气遍布病菌,人无恙也。
木炭可替活性炭之用。
然木炭非等同活性炭,活性炭如何造,此绝难。
然活性炭用处极多,可为滤芯净化水源,可为防疫用具,可用于脱色除杂等等。
若有闲暇,应试制活性炭。”
写完了,李孟羲抬头看天,夜晚星明几亮,从不远处能听到新兵教官们的呼喝声。
发呆了一会儿,李孟羲跳下了车,找弟弟去,弟弟丢在妇孺营,跟小孩子们在玩耍,该睡觉了。
另一边,田卜等寥寥十来多个军医,忙碌不休,俘虏太多,人手少,势必得忙到深夜。
轮到了一个老人,老人这会儿瑟瑟发抖,冻的牙打颤的模样,田卜认真的先号过脉,再问过病情,然后自信笑了。
“老叔啊,别的病某不敢打包票,你这一热一冷的病,某能药到病除,三五天,几副药,就能好。”
田卜说的自负,说一冷一热的病,能药到病除。
在后边,紧跟着的一个脸上有长疤的模样有些凶悍的青壮,青壮若有所思,把田卜的话暗暗记住了。
不一会儿,前边患冷热病的老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