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三百五十七章 技术标准与三视图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七章 技术标准与三视图法(2 / 2)

众多。

“可舟船太大,轻小如竹排,以我军车马,亦难自带。”关羽摇头说着。

关羽想到了做一些小船,每日捕鱼时带着船去河流上捕鱼,更加高效。

可关羽也想到了运力问题,就算马车有空闲,可马车也装不下哪怕最小的船。

关羽认为船太大,车拉不动。

而李孟羲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李孟羲比关羽稍懂技术。

真的有能被车拉着走甚至被人扛起就走的小船。

根据前世的所见,李孟羲想到了一种很小的鱼鹰小船,何为鱼鹰小船呢,是一种船体成h形的船。

这种船,是两个小的船体中间用杠子连起的,两边的船体加中间的木杠,刚好就是h型的。

这种船李孟羲见过,可以说,这种鱼鹰小船,简直是能做出的的结构最简单最轻的船了。

捕鱼人捕鱼的时候,小船放进水里,两只脚分别踩在两船体上,左右两个船体,船舱形状和香蕉类似,船舱又窄又深,人踩上去,两边的船体半陷入水中。

小小的鱼鹰小船,其浮力也就顶多能承载两个人的重量,用来载人不行,用来捕鱼完全够用。

足够轻便,是鱼鹰小舟最大的优点。一个鱼鹰小船,重几十斤而已,一个成年人扛着走一天都没得问题。

鱼鹰小船精巧的轻量船型,正适合义军当前。

李孟羲迫不及待的鱼鹰舟相关告诉关羽。

关羽听完,目露疑惑。按关羽的常识,就是最小的独木舟,车也放不下啊,再者,独木舟人还不能站的上去,不能用于捕鱼。

李孟羲说的鱼鹰小舟,不仅一人能扛的动,一人还能操舟,还能站在舟上撒网捕鱼,关羽有些不信。

“这样,待我明日,去找木匠营,把鱼鹰舟做出来,再一看究竟。

择时不如撞时,两位稍等,我去木匠营,去去就回。”

说完李孟羲便迫不及待的走掉了。

“俺也去!”弟弟在后边追。

李孟羲风风火火的样子,刘备不由摇头,“走,云长,你我同去看看。”

——

李孟羲到了木匠营,在热火朝天的木工工地,从人群中找到了鲁犁,李孟羲拉着鲁犁,就跟他说鱼鹰舟的构造。

李孟羲噼里啪啦讲了一通,鲁犁脸色迷茫。

见鲁犁如此,李孟羲不得已,抽出腰间的短刀,在地上画了鱼鹰舟外形。

要说,李孟羲画简图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可是,图画完之后,鲁犁还是看不出这个奇怪的玩意儿,怎么就是船了。

李孟羲看着满脸不解的鲁犁,意识到,完了,沟通终于出现问题了。

之前和鲁犁沟通做抽屉,做板车什么的,都还算简单,沟通起来没多大问题,现在的鱼鹰小舟,复杂了一些,抽象了一些,沟通起来,难度很大。

由此李孟羲想到了一件事,在工业化过程中,为了方便和规范,出现了三视图,三视图能完美的表现出立体结构的全部外形特征。

工业时代的工程技术人员,单看零件外表,可能看不懂是什么,但一看三视图,就能看明白了。

而且,一个零件的三视图,给任何一个工程人员,只要是受过正规教育的工程人员全都能看懂。

很厉害的是,一幅三视图,拿给全国几百万受过正规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看,这几百万人,全部都能看懂。

三视图和工业标准规范化,意义重大。

试问大汉的工匠,一个工匠能否把自己要做的东西,画成图纸,把设计思路完全给千里以外的另一个工匠呢。

不可能。

而如果有三视图,这两个工匠又经过三视图的培育,都懂三视图,沟通就不成问题了。

一纸书信,能让天南地北的两个素不相识的工匠能够看懂彼此的设计思路,这一点,对技术发展和交流的促进,是划时代的。

三视图,三视图要普及起来。李孟羲想到。

李孟羲还不知道的是,就因为他今日的这个想法,他亲手开启了自始皇帝统一度量衡之后华夏历史上第二次重要技术标准的大一统。

始皇帝陛下,统一的度量衡。

三视图法,统一的是所有的兵器,农具,稍微复杂一点的任何器械造物,所有工件制作与图纸绘制的标准和规则。

三视图要说不难,李孟羲接触三视图相关知识,是在初一数学课。

真正难的课程,不至于初一就学,既然初一能学,那按难度循序渐进来推测,三视图也就比四则运算和方程稍难一点而已。

难度不大就意味着,可以大肆推行。

第三百五十七章 技术标准与三视图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