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军制,一伍五人,一什十人,很科学。
但到了伯长,一下变成了一个伯长要管十个什长,这一环节,李孟羲认为是不太科学的。
正巧,今时想到了技术兵士,同时想到让技术兵士不管是作战时,还是平时,都归到百夫长手下管理。
李孟羲无有军旅生活的经历,他参考的是前世军队的编成当式,而经验来源于《士兵突击之类的贴近真实的军旅影视。
一个百人队,人数不少了,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了。
前世的军队,一个连队中,有连长,有指导员,好像还有文书。
连长假设等同百夫长,百夫长主抓训练和作战,指导员的话,主管生活,放在汉代,也就是,可以让百夫长的副官,负责管理全营的后勤工作。
如此,加上百夫长的亲兵,抓钩兵等技术军士,再加上负责后勤管理的专人,再加上可能需要跟百夫长编在一起的神射手,那么这一众人,人数差不多有十来人了,刚好单编一什。
剩下的九什,在什长之上,每三什设一个高半级的上一级军官,那么正好,百夫长直接管三个高出什长半级的军官,这三个军官,每人手下管三个什长,刚好符合三三制。
李孟羲把想法一股脑告诉刘备关羽二人,他问,管三什人的,该以什么官职来称呼为好。
李孟羲是想要在大汉军制的基础上,做出改进。
良久,关羽认真思索,认为李孟羲或许说的有道理。
以普通士卒的能力,同时指挥三个人,确实差不多是极限。
“我大汉军制,每百人为一伯,设一百夫长,百夫长或称伯长,亦称都伯。羲儿,你看如此可好。以辖三什之官为伯长,以都百人者,为都伯,你看如何?”关羽沉吟说道。
也就是说,把大汉军制变了一下,在百夫长和什长之间,加了一个中间官职。
旧有的军制,百夫长又称伯长,或称都伯。
而新的军制,什长之上,是伯长。伯长管三什人,三个伯长之上,是都伯,管三个伯长。
完美,李孟羲抚掌,“如此甚好!”李孟羲赞到。
站在大河边已经聊了很久的三人,回过神来,才突然想起,是在河边站着的。
李孟羲这才恍然问起,问刘备关羽二人因何而来。
关羽笑道,“营中找不见你,听人说,你去河边了,大哥放心不下,于是我俩便找来了。”关羽拂须笑道。
听关羽如此说,李孟羲朝刘玄德笑了一下,李孟羲心里还是有些感动的。
眼看河边无事,众人就要一起离开。
“哥哥,不是找鱼的吗?”弟弟跑过来,拉着李孟羲的手,指着河面,对哥哥没找到鱼这件事,弟弟很不甘心。
众人都笑了。
李孟羲笑着摸了摸弟弟的脑袋,又看了看好水好河面,不说弟弟不甘心了,李孟羲瞅见这么大一条河,不撒几网,他也不甘心。
“咱回去,找个网子,或者找个钓钩,再来看看有鱼没得。”李孟羲点头。说到。
“军师,俺把牛肠也洗好了。”稍远,老铁举了举手中的筐子,邀功似的说道。
李孟羲直到此时才突然一拍脑袋的想起,来河边是干嘛来的,是洗牛肠来的。
刘备关羽二人也注意到了老铁筐中装着的一些肠状物。
自然,不明所以的刘备关羽二人又问李孟羲筐中何物。
“牛肠,淘洗干净之后,能吃。煮熟之后,味道应该尚可。”李孟羲答道。
众人随后,一起回营了。
回转军营,关羽先一步拿着一个瓦罐来了。
老铁把篓子整个递过来,关羽接过篓子,从筐里拿了一把洗的非常干净的牛肠,“剩下的你拿回去,跟众人分煮了吃。”
老铁连声道谢。
——
瓦罐里装了有七八段肠,关羽问如何煮。
李孟羲略做沉思,“用水煮就行。嗯,或许可稍加些酒,去去腥气。若有姜蒜花椒,更好。最后再撒些盐巴。”
关羽听完,点了点头,“某去拿酒。”
现在军中酒水管制,因为酒可蒸馏出烈酒,烈酒可救命之用,李孟羲跟刘备建议,酒水可以全留着蒸烈酒用,而刘备同意了。
也就是说,除了之前两次战事,有功之士被赏的酒以外,其他人没机会再喝到酒了,哪怕嗜酒如命的张飞,一坛酒也弄不到的。
刘备关羽以及李孟羲和弟弟砖头围在一堆篝火旁,瓦罐吊在篝火之上,开始烹饪,关羽把半坛酒全部倒进了瓦罐中。
葱姜蒜是没有的,调味品只有盐巴。
倒完了酒,关羽从衣服里掏出了一个叠好的布包,包里有盐巴。
之前关羽也没吃过牛肠,或许是为了试试牛肠煮完好不好吃,关羽放了不少盐,估计得有半勺之多。
酒和盐已经加入瓦罐中了,旺盛的火苗舔舐着瓦罐的底部,烹饪开始了。
刚开始煮,弟弟就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不停的站起凑近往瓦罐里看,看煮好没有。
弟弟这个天真可爱的样子,让李孟羲三人忍俊不禁。
“砖儿,过来。”关羽把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