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171章 这帝位让咱老刘家人坐了,总比便宜了司马老贼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1章 这帝位让咱老刘家人坐了,总比便宜了司马老贼强!(1 / 2)

“陛下要让臣来主持大典么?”

孔融有些迟疑地问道。

“没错。”刘协点头说道:“祭天大典毕竟繁复,朕当初孤身逃到邺城,擅长此道的礼官皆不在身边。”

“爱卿为世之大儒,精通礼乐之道,正适合担任太常一职,为朕主持这次祭天大典,兴我大汉国运。”

祭天大典和普通祭祀可不一样,要更加隆重且复杂,是国家级别的最高祀礼,一般不轻易举行,唯有在新皇登基或者碰到举国欢庆的大事时才会举办。

不过精通礼乐的人太少了,郭嘉这段时间遍寻邺城名士,也没找到擅长此道之人。

但孔融身为孔子后裔、儒学世家,对于五经不要太了解,在礼学这方面当今世没有几个人能与他比肩。

所以刘协才想让他来主持大典。

“臣可以为陛下主持大典,但是太常卿一职,恕臣不能接受,还请陛下收回。”孔融深深行礼道。

刘协皱眉道:“为何?”

太常卿乃是九卿之首,主管教育、祭祀、礼事等等,虽无什么显赫实权,但胜在地位高且清贵。

这个职位还不能让孔融满意?

孔融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刘协见此瞬间就明白了,这老头还是纠结于真假天子,一旦接受了他册封的太常卿一职,等于就承认了他正统天子的身份。

“真是个老顽固啊。”

刘协倒也不感到生气,反而对孔融很是佩服。

如今他已经不需要孔融的认可了。

有当然好,没有也无所谓,属于锦添花而已。

反正孔融只要愿意帮他主持祭天大典就行。

略过此事不谈,刘协想起了跟随孔融而来的另一人,便问道:“朕听闻爱卿麾下有一壮士名为太史子义,此人何在?”

太史慈的名声,便是一千多年后依旧赫赫有名。

不久前北海起事,他的战绩刘协也听说了。

带领几千人马拖延袁谭万大军数日时间,给张辽过境争取了宝贵时机,功劳甚大。

孔融回道:“回禀陛下,子义正在安顿残部。”

太史慈并没有朝廷赐予的官身,也没有得到刘协召见,自然是没有资格入宫的,所以就去安顿跟随他一路逃亡而来的北海郡兵残部去了。

刘协说道:“朕欲册封他为鹰扬将军,以表其功,爱卿代他领旨吧。”

事关太史慈的前途,孔融这次没有拒绝,领了旨意谢礼告退。

刘协目送他离去,嘴角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心中暗道:“只主持大典而不受官职,如此自欺欺人,有用么?”

孔融看似仍然不愿意承认他。

实则内心已经完全动摇了。

不管有没有接受官职,只要帮忙主持祭天大典,那么天下人都会觉得孔融已经认可了他这位天子。

……

孔融的到来加快了大典的进度。

有了这位精通礼法的大儒负责主持大典,一切都变得有序了起来,各种祭祀所需要的人员、物品、礼器、场地、牲畜等等都迅速准备妥当。

各个世家大族们为了这场祭天大典也是不遗余力,要啥给啥,无比配合,生怕拖延了进度惹得天子不悦。

就这样,在多方配合,万众期待之下。

十日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祭祀太庙的日期已至,举办祭天大典的日子也随之到来。

这次大典是难得一见的盛事,有着非凡的意义,所以不仅仅是邺城的百姓,就连邺城周边郡县城池的百姓们,也有不少跑过来凑热闹。

为了维持邺城治安,保证大典顺利举行,整个邺城的防卫力量都增强了许多,街随处可见巡逻的城防军。

以往街还有一些闹事的混混,但是在这个时间段绝对没有人胆敢惹是生非,否则城防军可不是放在那里的摆设。

因此哪怕邺城的人流量比以往多了一倍有余,但是治安却是前所未有的好,邺城内来来往往的行人都面带兴奋和期待之色,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这次祭天大典。

……

皇宫。

刘协早在天刚蒙蒙亮时便醒了,在几位宫女的服侍下穿厚重的天子冕服,并且戴了很少戴的冕冠。

冕服以玄衣、朱色下裳,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汉代这时候的天子服饰还没有发展到后世朝代那样明黄色的团龙袍,因崇尚土德和火德,冕服的主要颜色是黑中带红。

冕服的图案也多是山鸟、鱼虫、日月、山川。

而冕冠则是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

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勿听信谗言。

后世的“充耳不闻”就是由此而来。

等到一整套服饰都穿好以后,半个时辰已经过去了,换一身庄重天子冕服的刘协更增加了几分天子威仪,看得甄宓、大小乔、吕玲绮等一众后妃们美眸中都是异彩连连。

刘协看着铜镜中身着天子衮冕,显得格外有威仪的自己,也觉得有几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