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重生八九年代> 第十五章 常委会上的斗争(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常委会上的斗争(二)(1 / 3)

王爱华的的话就像一颗石子,顿时就打破了会议室里的平静,在座的常委们顿时纷纷就开始争论起来,这一争论可就不得了了,虽然头脑风暴却是可以产生创意,但是这般争权夺利,围绕自己利益争斗的争论可是没有丝毫的好处。

刘云清两眼一闭,突然睁开,骇人的精光从眸子里射出,扫了一眼喧闹的会议室后猛地拍了拍桌子。

“都安静!这是只是下面政斧的一个提议,一个个吵成这样像什么话,我是要你们讨论可行姓的,不是让你们来吵架的,下面我来说几句。”

言语间赫然已经把自己放在了一把手的位置,众人的脸色纷纷微变,组织部长更是有些怪异地看了看坐在上首,彷佛没有听到这句话一般,继续跟军分区的吴司令小声说话的牛德志一眼,心里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同志们,作为内陆地区,尽管皖南临近长江,但是并不是良港,不远处的芜州和徽州就能够取代它的临江优势,山地较多,交通并不是十分发达,资源不丰富,没有重工业和轻工业作支撑,可以说很难有经济增长的亮点。

但是这几年我们愣是凭借着佳乐福集团的强势崛起,带动了一大批技术纯熟、市场反应好的轻工生产线,不仅仅如此,在早前的几年里张家已经以佳乐福集团的名义在皖南的工业新区附近开辟出了一块创业基地,当初并没有人看好这块面积不足数平方公里的创业基地,就连我也不例外。

但是,事实是大家都错了,在三年的时间里,那个面积不足四平方公里的创业基地里还真的出成绩了,而且出的还不是小打小闹的成绩,而是沉甸甸的硕果。

一个是野味山珍的加工产业,同志们都去下面考察过,伟大领袖关于这一点也有过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由于整个皖南地区,除了县城地处的谷底之外,几乎上都是延绵的山里,虽然山不在高,但是也盛产大量香菇银耳之类的山珍野味。

在创业园区里,由张家投资建立了一家这样的加工厂,直接面向全县甚至附近的县里收购山货,然后进行营养评估和加工,借用佳乐福庞大的销售渠道进行专卖,同志们都去过徽州市的佳乐福超市,里面的佳乐福专卖区你们肯定看到了,这东西已经有了初步的市场,甚至是自己的品牌。”

“另外就是皖南地区的丰富渔业生产资源--”

其实现在的人远远没有意识到十年后的生态资源会被破坏到什么程度,现在在湖里随便一网撒下去都能捞上几斤肥鱼,十年后可就只存在记忆里了。

由于靠近长江,所以皖南地区水资源异常丰富,在皖南地区颇有名气的大湖湾,张家在全县诧异的目光中,设立了一个水产公司,联合下面围绕大湖湾的三个乡镇几十个村,县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和面积大搞水产开发。

他们的开发并不是像后世的那些水产养殖公司,完全地靠湖养鱼,而是结合了周边的环境,订下规章,按照各村入股的份额分配利益,张家出了整整一个亿的资金,并且按照人头象征姓地收取了一些费用后,每个行政村按照人口享受一定股份的红利。

在这之后就分配任务,从治理大湖湾周边的环境入手,大胆地将一些贫瘠的靠近湖边的土地都种上树种,山地都种上饲料,整个大湖湾周边都设立了检查站,对流入大湖湾的小河流进行观测,保持其水质。

另外组织专门的捕鱼队,育苗小队,巡查队等,在张家岭镇上设立了一个庞大的中转机构,每年五百万的承包费用县里承诺用于下面乡镇道路的建设,事实上,张真一似乎又成功了,第一年的产值就达到了惊人的一亿六千多万,刨除本金后,这些收益几乎每家都分到了两千多块,而且这还是第一年,各方面并不成熟,甚至销售渠道都是挂靠的佳乐福集团。

紧接着第二年,收益就翻了三倍,所有涉及的行政村都自觉把这个当做了事业,一些外出的年轻人纷纷回家,专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加入水产公司,其他的行政村则是眼红不已,听说张家又想出了办法,这几年就会启动,打算扩大规模,把下面张家岭以及另外两个乡镇近二十万的人口全部纳入这个计划中,建立一个水产品的加工厂。

然后就是组建附加产业,什么饲料生产,运输公司、销售公司、甚至还有珍稀水产品的养殖等等,形成一个巨大的加工地带,把整个大湖湾的周边地带都带动起来,这种手笔是任何个人都没有的,但是张家却掌握着全国最大的商业集团,付出几个亿的资本对他们来说尽管有一定的资金周转障碍,但是却不会形成较大的难度,至少敢于这么干,肯下力气这么干的,全国只有张家。

“同志们,鉴于这样大好的局面,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让皖南政斧放手去干,改革开放并不是一句空话套话,没有政策就要创造,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我们现在有了条件,政策上进行转变也是可行的。”

李云清端起面前的茶杯,润了润喉,继续说道。

坐在上首的牛德志有些意外地看了看侃侃而谈的刘云清,年轻的脸庞上,一双中满睿智的眸子里散发出一股逼人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