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06-19
“这玉被埋在地下,保不准其上面就有植物生长,某些植物根茎有无孔不入的特性,植物蛋白新陈代谢而分解的酸性物质可以对器物的表面造成侵蚀,所以,当大家在古玉上能够看到有清晰叠压关系的根须状印痕,多半着古玉就是真的了。”
“自然界的一些矿物赤铁矿、朱砂、雄黄等,有杀菌、驱虫、防腐的作用,古人认为它们有驱妖辟邪的功效,将它们置于墓葬和居所里。因此,有一些古玉被它们的粉末包裹或浸染,我们留意观察古玉的表面或缝隙,往往可以看到有残留的矿物颗粒。”
“大家玩古玉,都知道沁色,这些颜色绚烂夺目的巧夺天工之美,有许多就是在水化合以及弱酸作用下,这些矿物的致色离子由表及里渐进、深入地渗入玉器内部形成。例如,发现的战国和汉代的大型墓葬中,经常有大量的朱砂以及被朱砂染得鲜红的玉器,非常美丽!”
“另外一个辨别古玉的重要因素就是仔细辨别上面的钻痕,在古代,人们给古玉打孔都是靠人力,使用的工具——钻具的钻头基本是圆锥或菱形形状,所以因为压力小、钻速慢、非匀速、进尺慢的原因,钻痕表现为往复、相对平行的运动态势,出现不甚均匀的旋纹。”
“而仿制的古玉,因为现在技术的进步,使用的螺旋纹钻具,钻出的钻痕因为高速、匀速旋转则不会出现往复、平行的情况。如果大家仔细留心的话,这一点很容易就可以辨认出。”
“除了钻痕外,还要仔细观察裂缝,大家会发现其中含有一些颗粒甚至小石子,而且很难剔除,这些都是地表二氧化硅类和碳酸钙类矿物,以液态或者以固态的砾石形式存在并运动,在空隙里聚集、硅结、板结。如果你的运气好,还可以在这些裂缝中发现一些昆虫的虫卵。”
“古人有‘灸玉’习俗,烧过的玉器有生物碳的附着和渗入,呈点、面分布,往往很深入,无法消去。而在现代的假货中,除了真的下血本去仿造,你是根本就见不到生物碳的。”
古老顿了顿,接过王子文递过来的饮料润了下嗓子,“大体上就这些,大家鉴定和评估古玉时,既需要细微观察,也要全面分析;既要抓住微观,更要把握本质和整体的真实性,切忌以偏概全,放大或忽略局部。需要从上面的这些细节中,慢慢甄别,排除每一个细微处假的可能性,进而归纳、演绎和推理,然后从整体上根据判断和对玉器的直觉感官,做出最终判断。”
“如果大家仔细参照上面去多实践几次,那相信你们辨别古玉真假的能力应该会有一个提高,唯有一点,这沁色真假的辨别需要特别留心,稍不留神就导致选不准。”
“老爷子,你这话不假,前年夏天的时候,我花十万块钱买了一个三色沁的汉代古玉,谁知道一鉴定是假的,栽了个大跟头,成为圈子里的一大笑话。您能说说这沁色怎么作假,又如何辨认的吗?”人群里传出一个声音。
“呵呵,你这是贪心作祟呀。现在的古玩市场里面,汉玉几乎很少见了,好看的小说:。为什么呢?因为汉朝的玉,它并不是作为商品来流通的,它是帝王垄断制作,垒断使用。”
“咱们老百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玉的?是三国时期,因为三国时兵荒马乱,盗墓成风,有人盗掘出汉代的金缕玉衣,被三国的曹操看到以后,金缕玉衣并不像传说那样能保存尸骨,所以废除了金缕玉衣制度,从那会起,玉器才走向民间的。”
“大点的汉代玉器,现在在市场上几乎是看不见的了,能传下来并流通的,只有一些小件,像玉剑饰,小的玉璧、玉佩等装饰之类的,而且只有极少的几率会走向市场,至于其他一些别的东西,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假的。”
“至于玉器沁色造假的方法就多了,现在流传开来的就多大十多种,我简单的说一下吧。这第一种是用药液浸泡:就是把玉器放入掺有颜色的化学药液中。经过数天浸泡后,就会在表面出现这种沁色,通常显现为红褐、黄褐等色彩。”
“这也是最为常见的玉器做旧的手法。也叫做‘人工染色法’,现在有好一批不良的玉器商人,都在使用这种办法坑骗。”
“还有一种是在玉器表面形成黑褐状沁色的造假方法,这叫做熏烤法;就是把器物放在烟火中进行熏烤。经过短时间熏烤后的玉器,表面会呈现出一种深埋地下的黑褐色之感,颇有黑漆古玉的味道。”
“小瞿,这鉴定沁色的方法,你来讲吧,我喝口水,休息一会儿!”胡老好长时间不做这种授业的事情了,一下子将这么多,还真有些受不了,将任务扔给了瞿旭曦。
瞿旭曦赶紧递过一瓶红牛,然后也不推脱,接着往下讲了下去。
“其实鉴定沁色的真假也没相信中的那么难,假的沁色因为没有时间的慢慢积累,很不牢靠,而且不是因为在土里形成,会发艳发亮,所以大家如果买的时候拿不住,可以拿酒精棉,在玉器上面多多擦拭一会儿,看棉花上有没有沁色的颜色。如果有的话,那多半是假的,不建议大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