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逐唐> 第二十二章 护堡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护堡队(1 / 2)

在顾家堡外堡西南面一里左右有一个小山谷,山谷的谷口正对曲溪,那里是一片河滩,整个山谷和河滩相连,形状像是阿拉伯数字的八。地面经人精心修整过,地势比较平整,可以容纳上千人在此同时排列队形,这里就是顾家堡的演武场。

和大部分北方坞堡一样,顾家堡也有护堡队。

这类宗族武装也许名字不同,不过,本质都是一样,是经历数百年的战乱而形成的,为了的抵御盗匪和乱军,延续宗族血脉。

大隋朝一统天下也就二三十年,虽然,朝堂上大力推行儒家礼教、推行与世无争的佛门思想、甚至下达了禁武令。官府不允许民间人士手持兵器,尤其严禁弓弩。像打铁坊之类的都必须由官府经营,一般的铁匠铺只能打造农具,不许锻造兵器。即便如此,仍然改变不了民间的宗族自建武装保护自己的传统。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便是如此。

私下里,没人把官府的律令当一回事。

遵守官府的律令只是那些没有跟脚和靠山的平民百姓,像世家大族、贵族门阀以及像廖、顾这样的乡间豪族对此完全不加理会。

比起官府,他们更相信手中的刀剑。

那些世家大族、贵族门阀拥有良田万顷、僮仆上万、家里开有各种作坊,完全能自给自足,不假外人,和独立王国没有区别。因为这些豪门大族有着不少人在朝堂上任职,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地方官也往往对其睁一眼闭一眼。若非他们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不然,就像不倒翁一般。

像廖、顾这样的地方小豪族和那些门阀世家自然没有可比性。

也只有廖家才有一个铁匠铺,平时,也就打造农具之类的,偶尔才生产兵器,不过是猎刀、铁枪头之类的玩意,像弓弩和铠甲之类的,不但没有技术,也没有资源生产。退一万步,就算能够生产,他们也不敢。

毕竟,廖家最为前途的廖家大郎廖昌杰也只是在郡守府任职小吏,其能量还达不到只手遮天的地步。

和廖家相比,顾家更是不如。

顾家没有自己的铁匠铺,那些刀剑之类的武器大部分来源于祖上,虽然精心保养,大多仍然破烂不堪,近年来,由于顾家越来越困窘,更是很少向外界购买武器。

顾家堡的护堡队分为东队和西队。

东队是廖家的私人武装,有接近两百人,底层人物多为廖家庄客,十多个骨干都是廖氏子弟,他们不仅随身携带横刀,并且有皮甲护身,为首的廖家三郎廖昌斌甚至有着一具铁甲,每年年末演武的时候,他总是穿着那具铁甲威风凛凛地骑着高头大马在堡内巡行。

不过,今年他在顾寻手上吃了大亏,恐怕没有那样的心情了。

和廖家相比,以顾家子弟为主的西队也就不堪入目了,除了身为头领的顾四勇有着一具皮甲之外,其他人都只能穿着麻衣,除了少部分人拿着刀剑之外,大部分人只能握着削尖了的木棍撑场面。

他们的人数也要少,堪堪上百。

如今,在演武场上站立着的便是顾家的护堡队,

顾寻站在土台上,站在阳光之下,蹙着眉头望着台下稀稀落落不成队列的人群。五月时节,辰时的阳光并不毒辣,即便如此,台下的那些家伙仍然一个个东倒西歪地站立着,有一些人在相互交谈打屁,有的则睡眼惺忪地打着哈欠……

一群乌合之众!

后世的顾寻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征战的时候,曾经见过许多地方武装份子,那些家伙毫无军纪,和眼下的这些人一般无二。不过,那些看上去懒洋洋的家伙一旦行动起来,就不会如此了。

下面的这些人也会如此么?

顾寻深表怀疑。

不过,让顾寻欣慰的是在下面这个方队的西北角,有十几个人很给他面子,他们一个个昂首挺胸地站在那儿,目视着土台上的顾寻,目光中充满了信任,像是随时准备听从他的号令。

这十几个人以顾青牛为首,都曾经接受过顾寻的训练。

护堡队的成员必须年满十八岁,因此,有大部分接受过顾寻传艺的后生被排斥在外,只有区区十几个人进了队伍。这些人,除了顾青牛手中拿着一把没有鞘的猎刀之外,其他的人手一根削尖了的木棍。

昨天晚上,在顾家祠堂里,顾家的族长顾大忠和各位顾家族老非常热情地接待了顾寻,气氛极其融洽,并没有顾寻想象中的刀光剑影。

关于顾寻惹了半边云这件事,他们并未呵斥顾寻,而是深表理解,他们说若是自己换在顾寻的立场上也只能这样做。然后,众人又轮番上阵,不停地称赞顾寻,说其武艺精湛,不愧是顾家的千里驹,日后,一定能让顾家光宗耀祖,成为豪门。

最后,顾大忠出面让顾寻担当顾家护堡队的二头领,协助他的四叔公顾四勇训练护堡队,以便保卫家族,迎接马贼半边云有可能的侵袭。

如果,事前没有听到顾三义的那番话,顾寻或许会被这些家伙欺瞒,说不定会为此感激涕零。

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