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全最后是在一个偏角的废水井里,把那个宫女给找到的。
那宫女已经被水泡的差点认不出来了。
这样的宫女在宫里,一年到头,也总是会死那么几个,只要不是存心闹大,就悄无声息的。
因为有皇上插手,这件事儿就没有闹大。不过皇上让人查了宫里一些乱传谣言的事儿,很是杀鸡儆猴了一番。赵皇后的地位自然是稳如磐石。
不过大公主还是被皇上给训了一顿,皇上觉得身为公主,听到了难听的话,要自己动手打人,实在是很不像话。
她身边伺候的人也被狠狠的责罚了一顿,原因就是没有照顾好小主子,让小主子出了错。
宫里的事儿,没有引起太大的乱子,可是宫外面,却有人发现,好几家供应粥铺的大户人家,竟然用了霉米来给灾民们施粥。
本来最开始没有事,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有灾民们吃了施的粥就拉肚子了,严重的还死了几个人。
这下子事情就打发了,再又有人不知道从哪里得了消息,知道有些大户人家用捐来的钱买的米,换成了那些狗都不吃的霉米陈米,就给这些灾民们煮着吃了,一点儿也没有把灾民当‘成’人。
这一下子,家里有人因为这个而死了人的灾民们就不干了,直接去闹了。
不知道谁放了一把火,然后趁乱把放着救灾米的地方给找了出来,一看,果然是那些都不能吃的霉米了。
官兵们来平乱,自然是见到了这个事情,这样以来,事情就闹大发了。
赶紧上报给上面。不然事情就没有得解决了,要知道,这可是要人命的事儿,一个弄不好,引起了灾民反抗了,那就是大罪了。
这事情上报到欧阳首辅这边,欧阳首辅一看,这些大户里面还有王家的人,就有些犹豫了,是不是要上报给皇上 ,毕竟这关系到皇上外家的脸面。
谁知道他这一犹豫,别的内阁大臣可不犹豫,自己去给皇上禀报了,这么大的事儿,能瞒着皇上吗?
皇上可
力了,皇上都还责骂他隐瞒不报,不配当内阁首辅。
欧阳首辅都快下来了,不想到时候晚节不保。
而承恩公去求见皇上,皇上也不见,要是能骂一顿也好,可是连见都不见,可见是没有回转的余地了。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王家人过的不好,她女儿在宫里也过的不好,连带太后也肯定是不好过,所以太后一定会拿出主意的。
现在让太后出出气,也是应该的,承恩公夫人也受得住。
王太后责骂了这么长时间,见娘家的这些嫂子弟妹都一句话不说,也觉得够了,就问道:“这事儿到底是谁的主意,给哀家仔仔细细的说,要是敢有半句隐瞒,休怪哀家不讲情面!”
承恩公夫人怎么好说呢,这说了,就是告状了。
不过她不说,不代表没有人说,反正大家也被牵连的够厉害了,有人的女儿,因为这件事儿,说好的亲事没有了,还有的是儿子的媳妇都看好了,这下子也没有下文了。
因为人家都说王家的人是只要钱,是黑心肝,进到这样的人家,是不是被算计的连嫁妆也保不住?
所以不进你王家的门了。
好好的女婿和儿媳妇跑了,怎么能不生气?何况,他们也没有捞着好处?
就有三房的一个夫人说道:“禀太后娘娘,我们这一房,当时说要捐钱,也是都把自己的私房都捐了出来的,一点儿也不含糊,这不,都觉得是对王家有好处的事儿吗?
也是为国分忧,当时大家把各房出的钱都叫了出来,然后想着二伯父以前是管着内务府的,这采购什么的,都是熟悉的,所以大家就全权交给了二伯父这一房的人做,也是对他们放心的意思,谁知道二房的人这么做,把我们都给害惨了!钱没有了,不知道是不是被二房的人给吞了,现在还被跟着一起挨骂,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三房的五夫人可没有说是大房承恩公同意让那位二伯父管这个事儿的,毕竟太后可是大房的人,说了,把太后也得罪了,划不来,反正这事儿是二房全权负责的,就是二房的错,二房把大家的钱都给贪了,不找他们算账找谁算账?
这二房的人可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连一起捐到王家的那些贵
勋的钱都敢贪,把人家都给得罪了,这下好了,王家的人出门就矮半截,还被人说成是为富不仁,死要钱!
管他们三房的人什么事儿啊。好事没有他们三房的份儿,坏事就要一起承担,简直是太欺负人了!
三房的五夫人一说,其他不是二房和大房的人都纷纷说起来,是二房的六夫人她们妯娌几个,最开始还用的是好米,然后第二天就开始换成了陈米,最后就已经把所有的新米换成了霉米,和以前合作的一个大米铺换的,从中不知道赚了多少钱。
现在荷包鼓鼓的,事情出来了,都成了缩头乌龟,想把大家都拖下水,可以说,二房的人是犯了王家其他房的众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