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对视一眼,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但,刘伯温的想法,其实并没有这爷俩想的那么复杂。
刘伯温的确担心士族的反扑。
无论是对于大明,还是对于他自己。
但朱元璋和季秋刚刚那番话,却是打消了刘伯温的顾虑。
刘伯温怕杀得太多,引起天下动荡,这不假。
但他也怕杀得不够干净,给刘琏等后世子孙留下后患!
既然朱元璋都说了,要“斩草除根!”
刘伯温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杀!杀就完了!
把其中沾亲带故的玩意全送走,不就没人惦记刘琏,惦记“报仇”的事了吗?
而剩下的士族,还会为刘伯温的“关照”,与自家得到的扩张机会,对刘伯温感恩戴德嘞!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朱元璋让刘伯温担任本案的主审,可真是找对人了!
远比毛骧什么的,更合适!
哪怕是为了自己考虑,刘伯温都会想办法把那些后续可能会行风作乱的士族找出来,以绝后患!
捉摸了半天,季秋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思绪渐渐飘散开来。
相较于原本的历史,这场朱元璋与天下士族的第一次斗法,提前了许久。
原本朱元璋是借着“空印案”,完成了对天下士族与朝堂文臣的第一次清洗。
朝中凡是掌印官员,十不存一,连坐被杀,流放者,数不胜数。
这就说明朱元璋和天下士族的“斗法”,根本无可避免,无非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空印”,指的是官员在空白文书上提前盖下官印,需要使用,比如向户部核查,缴纳税收时,再将税额之类的内容填上去。
也不怪老朱动怒,这操作,简直是把朝廷和皇帝的脸摁在地上摩擦!
此举一旦泛滥,税收多少,那就不是朝廷,或者是皇帝能够掌控的了。
大明朝的税收,以农税为主,上缴实物。
这玩意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数额,因为谁也无法提前得知当年的农作物产量。
官员就算少交,朝廷也很难一一去核实。
但朝廷也不是没有办法监督。
最常用的方法,便是对照法。
比如相邻的几个县城,应该上缴多少税收,差额在多少,这些玩意可是大差不差的。
总不能相邻的两个县城,一个造灾,另外一个却屁事没有吧?
一旦数字差别过大,朝廷自然能发现蹊跷。
“空印法”,就是为了规避这个方法而诞生的。
交税之前,几个官员先凑在一起,商量商量,编出一个极其合理的数字,填上去。
数字都是精心商量的,朝廷还怎么发觉其中的端倪?
天才!想出这个办法的官员,一定是个天才!
如果朱元璋对此事毫无察觉,发展到最后,不就是另一个“包税制?”
说到底,无论是这次的“封藩案”,还是原本历史中的“空印案。”
都是东南士族为了维持自己在宋元两朝传承下来的地位与优待,与皇权爆发出的一系列争斗。
新朝的建立,本就应当鼎新革旧。
但宋元两朝,却是给大明留下一大堆棘手的烂摊子。
而这些烂摊子,实际上都是围绕愈发壮大的东南士族而产生,遗留下来的。
朱元璋要解决这些烂摊子,就必定会和身为既得利益者的东南士族,爆发冲突。
这场争斗,无可避免,无非是时间早晚的事。
在季秋所造成的蝴蝶效应下,这场原本应当于五年之后爆发的交锋,如今以“封藩案”的形式,提前爆发了!
沉思良久,季秋看向闭目沉思的朱元璋,忽的小心翼翼的开口道。
“干爹...”
“我上次提的那事...”
“嗯?”
朱元璋豁然睁眼,直勾勾的打量了季秋一阵,忽的勃然大怒道!
“你说的是你孤身领军,前去倭国的事?”
“不行!绝对不行!”
“你这小兔崽子,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
“当年忽必烈举国之力,征伐倭国。”
“连倭寇的陆地都没见到,十数万大军便葬身鱼腹!”
“如今辽东尚未安定,高丽皇室依旧心系北元。”
“你这个时候领着几千人过去,又能做什么?”
说到最后,朱元璋更是直接抽出鞋底子,很是危险的看向季秋。
“臭小子,你要是不想活了,趁早直说!”
“咱养你长大,不是为了让你白白送命的!”
“咱宁可把你活活揍死,也不想让你去海上喂鱼!”
“也省的你干娘伤心!”
季秋缩着头,任凭朱元璋的唾沫星子对着自己狂轰滥炸。
直到朱元璋骂累了,季秋这才抬起头,悻悻的开口道。
“干爹,您先别激动!”
“您听我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