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之后,很多人又会提出第二个问题,说你这毕竟都是小打小闹的小生意,和你在公司的采购不一样,那请问是你是怎么搞定供应商的啊?呵呵呵,那我就简单地说说这几年来开店的体会,这其中有两项技能给我加了分,也不能说技能吧,准确的说,应该是资本。
第一个,我的白话经过了几年的历练,到了现在已经算是相当流利的了,虽然在土生土长的广东人面前我想他们还是可以听出来我是个外地人,但是那有什么关系啊,最起码我和香港人,和广东人沟通起来完全没有一点障碍啊,而且,随着沟通机会的增多,我相信自己的白话水平还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呢。
要知道,广东服装行业这一块的大多数工厂都是香港人开的,大家也都知道,很多香港人的普通话是很蹩脚的,沟通起来那叫一个费劲啊。就像当年我在坪西的时候,跟着厂长去广州那次,唉,受罪啊。
当然了,有些香港人的文化比较高,可以用英语来沟通。但是,我总觉得有些不舒服,我一直秉持着一个观点,就是如果你能用对方最熟悉的日常母语来和他沟通的话,对方一定会很乐意,很舒服的,他们在面对你的时候,一定会卸掉心中的那份防备,这也就无形之中给了你进入对方内心的机会,要知道,如果你连机会都争取不到,就算是你的诚意再足,产品再好,都没有用啊。
第二个,就是我的装备,什么装备啊?就是我花了26万买的这台凌志车,而且,它还只是一辆二手车啊。虽然当时买的时候我还是有些肉疼的,但是,这台车一直都保养的还不错,开出去,你不说,我不说,又有谁能看得出来这是一辆才花了20万买来的二手车呢?
这工厂老板可不管你是二手车,还是一手车,他只知道这是凌志LX470,价值不菲啊,就算不能和他们的宾利,奔驰等豪车平起平坐,但是最起码也不会差太多吧。看你开着豪车,操着一口流利的广东话或者英语,人五人六的,最起码大家在甫一见面的心理地位上是平行的,他们也就不会把眼角挑的太高。
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看似不怎么样的基础,却在实际交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很多工厂第一眼就认定我这个合作对象是值得信赖的,是有做大做强的能力和潜力的,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想呢?其实也很好解释,你想想,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不认识的人,你要想对他有所判断和了解,那请问,你的依据会是什么呢?当然就是穿的什么,开的什么,用的什么了啊,再接着才能从沟通中得来更多的信息啊,而第一印象则尤为重要,因为这个等价于一种信用证明啊。
试想,如果我不会讲白话,并且是坐着公交车来的,或者开着一辆很不起眼的小面包车,那我笃定的说,很多合作十有七八是难以达成一致的,甚至人家都不会给我这个机会的.
21号,我的大学同学,整整四年的下铺室友大秋提着一袋行李来到了我家,他准备向关内发起第二次冲击。
今年春节刚过他就从济宁过来了,一开始他也是准备要来我家里落脚的,我自然是早早的就为此做好了准备。当他在常平下了车之后,直接就被彭望给截了胡,然后留他在黄江住了几天。他呢,也没有闲着,便抽空去黄江职介中心试了一下水,恰巧遇到一家松岗的电子厂去那里招聘外贸业务员,他去面试了一下,结果当场就被录取了,工资待遇还不错呢,有1200呢,还包吃住,这让他很是满意。
说实话,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会这么顺利就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不过,来广东的人都是冲着深圳来的,都怀着闯荡深圳的梦想,都被深圳遍地黄金的传说所吸引,因此呢,他也想进关啊,而且,我就在关内上班,我都行,他觉着自己也不差啊。
所以,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的,特意打电话和我商量了一下,我先以彭望为例,给他说了一下一个没有任何深圳工作经验的人想顺利进关的难度,另外还有林月呢,她当时的情况要比彭望好多了啊,可最后要不是我的推荐,她也没有那么容易进关的,因此呢,我的看法就是,最好是不要轻易就放弃这个机会,先去松岗锻炼锻炼,适应适应广东的环境和外资公司的管理流程再说。
我怕他还不死心,便又特别给彭望去了电话,让他以自己的真实经历给大秋再做了一下工作,无非就是讲述一下自己当初在深圳关内找工作的艰辛,无奈和挫折。彭望也很乐意让大秋去松岗,从我的角度看,他是有一点私心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大秋去的这家工厂离彭望工厂不远,这样子,周末的时候两个人坐个摩托车就可以去对方那里了,随时小聚一下,总比来我这里要方便的多了。
其次,彭望自己当初费了那么大的工夫都没有进关,从人性的阴暗面来说,我想他绝对也不希望大秋一下子就成功了,毕竟当初大家在学校里都是半斤八两相差不多的,怎么能到了社会之后,就你行了,而我却不行呢?至于彭望心里有没有和我比过,我真不知道。不过我个人认为我和他们还不是一个档次的,这倒不是说咱比人家聪明,主要是我比他们俩早来了深圳几年啊,占据了经验的优势,再说了,他们吃过的苦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