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没多大会,从门外慢慢吞吞的进来一人,我一看,这不是昨天晚上来我们宿舍找洪主任打牌的那个哥们吗,赶忙冲他微笑着点了点头,他看了我一眼,没有作声,径直走到姚帆跟前。
“龙炎秋,这是营业部新来的唐先生,你带他去你们车间实习两天,主要是安排他认识产品和流程。”姚主管指着我对他说。
龙炎秋递给姚帆一把线:“知道了,姚主管,您看这个合格不?”姚帆拿过产品看了一下,又转身从文件柜里拿出一叠资料,翻了一下,对照了半天:“没有问题,合格的。”
龙炎秋接了过来,招呼我道:“唐先生,走吧。”
我连忙拿着资料站起身来:“姚主管,那我先过去了,谢谢您。”
”好的。”
我跟着龙炎秋穿过长长的车间,车间里的工人都在忙碌着,操作着各自的机器,忙着自己的手头的活,有些人看到我们两个走过来,瞅了两眼又迅速的低下头去。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整个车间几乎都是女孩子,而且都是年轻的女孩子,超过20岁的都很少,看着她们那稚嫩的脸庞,忙碌的动作,不禁心里有点异样的感觉。
我跟着龙炎秋到了他的办公桌,他的办公桌就在车间中间位置的一个拐角处,是用一塑料筐一塑料筐的产品隔开的一个空间,正好可以监控到整个车间。
“唐先生,请坐。”龙炎秋招呼我到,转身搬开一个塑料筐,从地下拿了一个小方凳递给我。我接了过来坐到他的办公桌边,他顺手又从脚下的塑料筐里拿出几个产品,给我讲解起来。
龙炎秋这边是二车间,主要是生产成品的。在他们生产完成之后,还需要由质检部门负责抽检,合格之后送往包装车间。一般情况,接到营业部的订单后,生产主管会根据技术部的图纸,核算出相应的配件明细,签字后分别交由一车间和二车间去生产。
二车间所需要的材料配件有两个来处,一是一车间送来的已经切好的各种尺寸的线材,也就是半成品,二是班长会开单,找主管签字,然后由物料员去仓库领来相应的配件原料。接着会把相应的物料分配到各个相应的岗位,交由工人来加工,具体细节部分主要在于线材的颜色,长度,品种和压端子等。
我一边听一边记录,中间还会拿出实物仔细校对,当然开始什么都不懂啊,即使知道是什么,可是它的专业名称是什么,咱也不知道,所以只有问问问,记记记,学学学。不知不觉,该下班了,吃了午饭回到了宿舍午睡。
下午上班,就和龙炎秋熟络了很多,不像上午那么束手束脚了,开始一边学习一边聊天。这龙炎秋看着吊儿郎当的,萎靡不振,不善言谈,其实熟了之后,发现这家伙很会侃啊。他是江西修水人,老婆孩子在老家,他只身一人在深圳,同时也了解了很多工厂的事:工厂大老板不常来,一年能来个几次而已,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韩国汉城总公司,这边工厂主要是由老板娘的外甥,也就是厂长负责。厂长呢,一多半时间在深圳,一小半时间去香港,苏州和韩国那边出差。
工厂里常驻有两个韩国人,一个是刘经理,名叫刘连植,才从菲律宾工厂调过来三四个月,对工厂还不算很熟悉,另外一个是徐经理,负责技术和图纸的,不常在办公室,一般都是待在技术部办公室,带领技术人员解决技术问题和做图纸呢。
办公室坐在第四排的靠走廊的那个穆经理,就是镶着大金牙,满脸褶子的那位,名叫穆才林,是福建晋江人,他啥都不懂,但是他是泰华工业园穆老板(香港人)的堂弟,而且韩国人在初来中国大陆之时,很多东西不懂,为了打理和政府的关系,就需要一位中国人来处理一些当地的事务。再者,他们租用的是穆老板的厂房,为了夯实关系,所以聘请了穆才林作为经理,主要负责管理工厂后勤,办公室事务等,每月工资3000元。
这个穆经理呢,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自己承接了一部分工厂外发加工业务,当然是那些工序简单,而且利润高的订单由他优先来做了,名义上是他老婆平时做的,可是其实有很多拍他马屁的工人,每天去他家里,帮他老婆做的,估计每月盈利也不少,肯定不会少于他的工资吧。
每个月能挣6000元,再加上听说他老婆平时做饭都不买菜,都是直接去食堂拿,这又相当于赚了一笔,所以说这已经是那个年代很高很高的薪水了,甚至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年半的工资啊,对我们这些办公室人员来说,每月到手650-85=565元 VS 6000元,那绝对是“吾之比穆经理,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啊。
中间位置是刘经理。
靠里面的是徐经理。
第三排中间的是营业部许主管,叫许德勇,吉林延边朝鲜族人。
走廊处的是生产部姚主管的位置,姚帆和龙炎秋一样都是江西人。
最里面的是质检部主管石章华,她是陕西人,质检部有一半人都是陕西的。
第二排坐在中间位置的是采购部的主任柯中夏,湖南湘潭人,普通话讲的很差,不仔细听都听不大明白,他原来是营业部跟着许德勇的跟单员,去年7月份才被委任为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