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虽然热血,但有周瑜这个心态冷静、洞察敏锐的哥们儿辅佐,还是成功躲过了曹操的第一波战略欺骗,并没有直接莽上去。
说句公道话,曹操此番连着华歆一起骗、想要不择手段拖孙策下水帮他打刘备,确实是有点病笃乱投医的。
哪怕曹操做得再逼真,只要周瑜咬死了帮孙策踩刹车、不见兔子不撒鹰,不看到曹军先动手、自己就不动手,那么曹操就很难成功。
但曹操没办法,他已经火烧眉毛了。
袁绍马上打过来了,曹操只是把随时可能丧失的信息差,在其过期之前尽量吃干抹净打出去。
要是现在不打,等袁绍南侵的消息传到孙策耳朵里,他就更没戏了。
一条随时会过保质期的计策,不用白不用,哪怕用出去后七八成概率都是无效的,也得用。
但曹操很幸运,因为诸葛瑾也想勾引孙策先开第一枪,落下“勾结国贼、反抗衣带诏”的不义之名。
在勾引孙策绑上曹操战车这一点上,曹操和刘备阵营居然难得地默契了一把。
刘备阵营从立场上来说,本来是应该跟袁绍一伙的。但诸葛瑾很清楚,要是现在袁绍立刻秒掉了曹操,那天下就是袁绍的了,到时候刘备只能一辈子给袁绍当小弟。
历史上曹操打赢了官渡之战,尚且花了七年才灭掉袁家,可见袁曹实力差距之大。要是官渡之战结果反过来,曹操怕是一年都扛不住就没了。
刘备就算与袁绍合力瓜分曹操,在这个过程中又能瓜分到多少?最多拿回徐州全境,然后再在豫州拿下汝南等地,全据淮南。
至于淮北无险可守的河南大平原,刘备是不可能去瓜分一块的,那地方无险可守,只会被最强势者一家独占。到时候,淮河以北都是袁绍的,南方诸侯却还有四五家,刘备还被刘表孙策顶在前面,处于四战之地,还有什么自主性可谈?
所以诸葛瑾为刘备设想的官渡之战结局很清晰:袁绍不能赢,但袁家也不能被曹操吞并。
最完美的情况,就是袁绍可以输,甚至他本人最好死掉。但是袁尚可以不死,让他多拖曹操两年。而袁谭是绝对不能死的,这一世诸葛瑾会劝说刘备好好利用袁谭、让袁谭一直支撑下去!
而且,两年前诸葛亮那趟河北之行,收获其实还是挺大的,虽然最后没能帮袁谭夺储成功,但至少也让袁谭的地位大大提升了,受父亲袁绍信赖的幅度也加深了不少。
诸葛亮在那次临走之前,帮袁谭在灭公孙瓒的最后一战中立了功、还打压掉了对袁绍而言本就可有可无的次子袁熙,最终袁熙并没有被外放幽州,幽州有相当一部分军事势力都倾向于袁谭。
也因为袁熙被压的蝴蝶效应,袁绍后来稍稍改变了历史上三子一甥各领一州的昏庸局面,也没有在灭张燕后、放出外甥高干去执掌并州。
按照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袁绍要是还死了,估计会从四分袁家变成二分袁家——袁熙、高干自始出局,都没资格下场,袁尚占冀、并,袁谭占青、幽,把袁绍的地盘东西二分,西袁是袁尚,东袁是袁谭。
东袁的地盘,是未来刘备绝对会尽全力保住的!西袁的地盘,也要确保让袁谭别去主动帮曹操打弟弟,要让西袁衰亡得比历史同期更慢一点。
刘备军如今有海军优势,可以比较低成本地水路调度军队、物资。青州直接就依托山东半岛,对于掌握海运的诸侯而言,可以非常好的支撑。
幽州虽然靠北了一些,但也有渤海周边不少港口,刘备未来也能支撑。只是幽州最西边、也就是后世“幽云十六州”的“云”周边的部分,上谷、代郡,可能因为过于深入内陆、地处并、冀夹角上,会比较难守。
但那也没关系,大不了到时候让袁谭放弃代郡、上谷这些内陆,置换冀州的渤海郡,依托南皮坚守,这样就确保“曹操一辈子没有一寸海岸线,只要靠近大海的地方,刘备都可以支援输血,让袁谭永远拖住”。
基于这样的中远期规划,刘备阵营眼下也就非常凑巧地跟曹操在“勾引孙策”问题上形成了事实层面的默契。
双方没有通谋,但从结果来看,是默契的。
……
于是此后几日,周瑜很谨慎地安排孙策军的水军力量、哨船斥候,渡江北上进一步确认情况。
然而,在诸葛瑾和陈登有心示弱、算计的情况下,周瑜当然不可能求证到真相了。
加上周瑜想破脑袋也不可能想通“曹操和刘备在这个问题上居然暗中巧合了”,最终孙策的水军斥候,就带回了这么几条信息:
陈登确实还在病重,华佗也一直留在广陵城给陈登问诊。
广陵的守军也有往淮北调动的趋势,广陵地界上都在风传北边曹军已经入境了。
陈宫也确实还活着、并且被诸葛瑾任用了。
这三点全部确认了,孙策只觉形势一片大好,再三盘算,终于下定决心:
“打吧!让各军做好准备,可能三五日后,便会出兵!公瑾,这几天也基于广陵空虚这一现状,再调整一下我们的作战方案,看看具体战术上如何安排,才能最为稳妥!”
周瑜得令后,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