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燃气轮机进行间冷回热改造,作为技术验证机完成了初步方案论证。”
“根据测试结果,其热效率相比改造前提高约3.8%,输出功率提高约5%……”
“……”
船用燃机这东西,发展方向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因此703所同样把间冷回热系统作为未来的升级路线,也算是预料之中。
至于利用自己在船用动力方面的经验优势早一步搞出原理样机,就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因此,当闻学友在介绍完这一部分之后,用眼角余光瞄向下面坐着的阎忠诚时,发现后者似乎并未表现出任何情绪波动。
这让他不免有了些担忧。
不过,闻学友还是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因为,后面还有另一项“撒手锏”。
他把ppt翻到了后面一页。
上面是第二部分的标题:
自适应处理机匣。
“另一方面,相比于航空发动机,船用燃机在追求更高的设计工况效率的同时,要求在非设计转速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因此在保证船用燃机高转速下拥有高效率的同时,也应专门考虑其在较低工况下的实际运行稳定性。”
稍作停顿之后,闻学友继续介绍道:
“出于这方面考虑,我们在尽量维持核心零部件通用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处理机匣,在动叶的前缘和尾缘处开口,中间通过桥式结构连接,利用前后两个开口的压差,使得后面开口附近的气流通向前开口,从而改变叶顶间隙涡的内核,并有效削弱叶顶泄露二次流的产生……”
“这一设计可以兼顾压气机效率和稳定裕度,同时适用于突尖失速中的堵塞失速和叶顶过载失速,以及模态失速。”
“根据模拟测试,在压气机处于模态失速时,新型自适应机匣能够扩稳达到2%,而当压气机失速类型转变为突尖失速时,扩稳效果可达6%,总体来看可将汽轮机50%转速以下工况的平均热效率提高3.5%,而在设计点处的效率仅降低0.23%,几乎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阎忠诚在下面静静听着闻学友的介绍,面色也逐渐变得玩味起来——
对方刚才特地提到船用燃机和航发的区别,显然是为了强调自己这边在船用动力领域的经验不足。
当然也必须承认,这个自适应机匣技术确实相当巧妙。
利用相对小的成本,实现了对燃气轮机高低转速性能的两头兼顾。
算是解决了燃气轮机动力的一个巨大痛点。
如果是更早之前的自己来参会,或许还真拿不出什么好的应对办法。
但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
三天前,常总提出的那个多级可调静叶匹配技术,似乎带着点殊途同归,又针锋相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