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晚唐余晖> 第六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1 / 2)

与杨复恭等人告别之后,杨守亮又紧急找来了心腹谋士李巨川。

这李巨川可以说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典型,本来他也是乾符年间的进士,陇右人,但是他和崔胤不同,既没有高门显第,也没有长辈提携,在长安都谋不到什么好的官职,家资也不厚。

所以,李巨川只能去投靠藩镇,去他们那当官,不管怎么说,各路藩镇给的俸禄比朝廷是要好的,有不少长安生活不下去的文人去各地幕府中任职。

李巨川就是这样,先是投靠了王重荣,被王重荣征辟为书记,不过王重荣也没有重用他,只是让他做一些文书性的工作,和张延礼麾下的郑凝绩类似。

后来王重荣暴死,他们又失去了主君。尽管王重盈很快夺回了河中,但是王重盈只顾得上拉拢地方上的实权将领,对于他们这样的文士可以说是不闻不问。

很快,王重荣就重新建立了自己的班底,李巨川这样的老人就被排除在外了。

后来,李巨川又辗转来到了杨守亮的麾下,因为文采不凡,能力出众,很快又被任命为了记室,工作职责和在王重荣麾下差不多,不过,杨守亮有时候也会来找他参详战事,当做谋士。

“节帅,观军容使这条船,怕不是要沉了,节帅还是早做打算。”

李巨川听到杨守亮说完情况,就立即开口分析道,而他也非常清楚自己的主子是什么人,对于这些话,也没什么负担。

果然,杨守亮原先还有些犹豫,但是听完李巨川的话后,倒是更加坚定了几分信念。

“照你所言,我该如何。”

“节帅,我有三策,可供节帅参详。”

李巨川倒是一副老神自在的样子,效仿古人,一副上中下三策任选的样子,就差一副羽扇了。

但现在可不是几百年前,轮不到文人来装逼,见杨守亮没有主动问询,他也只得主动说道。

“上策,当然是斩杀杨复恭等人,向朝廷请降,如此一来,节帅的位置必然稳固。同时,节帅也可以趁机向朝廷请求西川招讨使一职,如此一来,攻下西川之后,再图谋东川之地。那顾彦朗病重,东川亦是唾手可得。”

“等节帅雄踞二川之地,可坐观天下变局,进可以出川争夺,退也可以闭关自保。”

李巨川的上策,还是想要割据蜀地,不过,这也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

见杨守亮没有任何反应,李巨川只得继续说道。

“中策,则是择一强藩投靠,及时杨复恭等人划清界限,如今,外有强援,又有朝廷大义在,节帅可保一时富贵。”

听到这个提议,说句实话,杨守亮是有些心动的,不过他还是没什么反应。

“至于下策吗,自然是维持现状,等一等局势发展。”

李巨川的上中下三策,上策行险,风险大,收获也大,下策过于保守,唯独中策稍微中庸了一些,杨守亮想了想,还是倾向于中策。

“依先生所见,当今天下哪几家实力最强,可结为外援。”

听到杨守亮如此询问,李巨川知道对方是倾向于中策,虽然感到失望,但还是相对客观的说道。

“岐王张延礼,晋王李克用,东平郡王朱全忠。”

李巨川爆出了三个人名,看来是早就想过这個问题。

不过,杨守亮听到这个答案之后,却是有些诧异。

“岐王和晋王也就罢了,确实雄踞一方。”

“那东平郡王朱全忠,又有何能为,其处于四战之地,恐怕迟早被周边围攻。”

“那韩王王重盈呢,其坐拥河东、陕虢二镇,又有两池盐利,可以说是兵强马壮。”

杨守亮思考很多问题,还没有特别深入,简而言之,就是很多东西都停留在表面上。

闻言,李巨川一点也不奇怪,就这样朝着对方耐心的解释道。

“禀节帅,岐王坐拥关中之地,实力强盛,自然不必多言。”

“晋王李克用占据河东大镇,又有草原骑兵相助,也没有敌手,只是河东被河北诸藩包围,若是节帅投靠对方,对方未必能及时来援。”

“除了其他二人,东平郡王朱全忠虽然占据河南四战之地,四处皆敌。但是河南赋税,东平郡王麾下的人口当属天下之最,虽然之前这些地方被黄巢、秦宗权之辈侵害多时,人口流失,土地荒废。但是土地仍在,只要朱全忠择一贤臣招抚流民,复垦土地,必然实力大涨。”

“况且,其虽然处于四战之地,但周边强邻均不是他的对手,新昔年魏武以此地成就霸业,现在河北各镇一盘散沙,无力侵扰河南,那朱全忠看似危险,实则游刃有余。”

“故而其崛起之势,势不可挡。”

“至于韩王,虽然现今仍旧实力强盛,但他不如其弟远矣。”

“陕虢、河中二镇自行其事,韩王又已老迈,没有雄心。况且河中乃是他继承其弟之位,等他百年之后,内部必有变故。”

李巨川出自河中,对河中内部的情况非常了解,知道对方不可能消弭两镇内部的问题,所以,他压根不觉得王重盈能成什么事。

杨守亮听得李巨川一言,有些被对方说服了。

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