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张延礼却满不在乎,直接说道。
“无妨,若有大量流民,吾自会让他们有去处。”
张延礼反正准备扩张和移民,若是人口大爆发,也是好事。
见张延礼知道这个问题,张延绶也没有继续坚持。他的性格就是这样,只要张延礼做出了决定,他都会执行,无论他本身的想法是否支持这个决定。
结束了与张延绶的对话,见周边仍旧风平浪静,张延礼也没急着去往武功,继续在灵州替张延绶保驾护航一段时日。
而时间很快来到五月,这段时日,周边局势变化飞快。
首先是目前唐廷实力最强的高骈那边,五月,朝廷对高骈丢掉最后一丝期望,罢免了高骈盐铁转运使之职,以韦昭度代之。当然,朝廷也怕高骈翻脸,加授高骈侍中的虚衔,并增实户一百,封渤海郡王。
而高骈之前已经失去了都统一职,从法理上失去了东南军权,如今又丧失东南财政权,若是其有能力稳住内部还好,若是一個不好,被手下兵变也有可能,朝廷大概率还会予以默认。
而高骈对此的反应是,屡次上书为自己辩解,称“是陛下不用微臣,固非微臣有负陛下”,提到了秦王子婴系颈于轵道、汉更始帝俯首刮席的典故,直指圣人为“亡国之君”,甚至断了给朝廷的上供。而朝廷虽然恼怒,但对高骈其实已经没有任何制约手段了,甚至不敢剥夺他的郡王一职,只是轻飘飘驳斥。
高骈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与此同时,蜀中也不太平,邛州牙官阡能因公事违期,惧怕陈敬瑄酷刑,直接作乱。从三月开始,阡能聚众达万人,横行邛、雅二州,而后蜀人罗浑擎、句胡僧、罗夫子、韩求等各聚众数千人,相继响应阡能,屡此大败官军,其势愈炽。
目前圣人仍在蜀地,因为此次兵乱,政令难以传达。不过这些兵乱暂时也成不了太多气候,朝廷余威仍在,在蜀地还是有些统治基础的,这些兵乱只能慢慢动摇唐廷的威望。
而与此同时,中书令、诸道行营都统、权知义成军节度使王铎领禁军及山南西道、东川等藩镇军队进入周至,周边各镇亦遣兵马到他帐下汇集,连之前大败的朱玫、拓跋思恭、李孝昌等人也派兵入王铎麾下。
这种情况下,张延礼也没办法继续在灵州拖延下去,只得带兵回转加入王铎军中,估计武功县的大营以后都可以废弃了。
张延礼给张延绶留了三千兵马,都是胡兵,以秦归为首,让其保护好张延绶。
而张延礼自行率领原先的六千兵马,一千增援的胡兵,一千党项人和一千灵州牙兵,合计九千一并带往武功,与大军汇合。
等见到几人,发现武功县一切依旧,没什么变化。
而张延礼一来后,立刻召见了军中几名将领,他要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见众人到齐,张延礼也不客套,直接说道。
“如今王相已经率领大军来此,诸军本为神策军诸将,如今崔都头、窦都头二人可愿重归王相麾下。”
听闻张延礼此言,崔则礼、窦续二人皆诧异的看向张延礼,之前对方一口气吞掉神策军,一副老军头的做派,但如今王铎领大军来长安,张延礼居然真的愿意将神策军交还给朝廷。
二人一时之间不知道张延礼的真实想法。
而张延礼却也有自己的打算,实话说,这神策军战力一般般,养这些人成本不低,若是吞不下,实在没有必要继续握在自己手上,空耗钱粮。
只有忠于自己的兵、能打的兵,才是越多越好,至于这些不确定的乌合之众,还是免了吧,此时放弃还能在王铎那边博个好的名声。
“属下愿意听从都统差遣,为指挥使效命。”
听闻张延礼所言,窦续不顾其余人的反应,直接出言效忠道。
这几个月张延礼不在,窦续一个人思考了很多,他本为神策军低级将领,上面又没人,若没有巢乱,一辈子都未必能爬到这个位置。
他虽然趁巢乱一口气吞掉了不少残兵败将,被张延礼授予官职,才算坐稳了一都之主的位置。
但他也明白,他在神策军中没有太多根基,之前又被张延礼摆了一道,如今在神策军中更显尴尬。
若是此时他重回神策军,在上层没有靠山,底层士卒又未必都服从,必然极为尴尬。若是主管神策军的田令孜要安排亲信,他的位置未必保得住。
而张延礼手段能力有目共睹,最重要的能打胜仗,所以窦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比起神策军,他相信投靠凉州军,自己会有更好的发展。
张延礼对此也不意外,窦续的处境尴尬,无论是直接投效,或者是直接回转神策军,张延礼都不会感到意外。
至于崔则礼,张延礼不用猜也知道,对方大概率会回到神策军。
果然,虽然对窦续的选择有些意外,但崔则礼沉默半响,还是说道。
“吾等家眷皆在长安,吾愿重回王相麾下。”
“如此尚好,神策军中将士,若有愿回王相麾下效力,可归崔都头麾下,若是愿意去往凉、灵二州定居者,吾亦会赐予土地。给汝二人十日时间,可安排好士卒。”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