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迷人又短命的老祖宗:啊啊啊!就是说我的公瑾在哪里
云中谁寄锦书来:哎,这时候刘备都嘎了,公瑾肯定早就英年早逝了
雾都不予:啊啊啊啊!我的公瑾啊
晚宁睡不着吖(管):同意!可怜的公瑾就这么嘎了
我寄相思与明月:这里不是说权逊吗?怎么扯到公瑾了?
goin:同意!咱们又偏离话题了
扶菱(管):算了,直接让玥玥再开一个话题吧,这个话题已经乱了
一根竹子:附议
矛盾共同体:附议
……
苏玥也看到了评论,说:“那咱们直接说官渡之战吧?”
前期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欲诛杀曹操,但事泄,被曹操夷灭三族。
袁绍终于获得了名正言顺的开战理由,于是,袁绍奉衣带诏讨伐曹操,派陈琳书写檄文并公开发布,檄文中把曹操骂得无法忍受。
袁、曹两家公开宣战。
当曹操正部署对袁绍作战时,参与了衣带诏之谋的刘备起兵反曹。
二月,袁绍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
他首先派大将郭图、淳于琼、颜良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
四月,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
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
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令正在进攻白马的郭图、淳于琼率军向西,挺进延津。
沮授劝阻袁绍道:“颜良的性格急促狭小,虽然骁勇,但不可以让他独自担任大将。”
袁绍不从。
在郭图、淳于琼等人率军奔赴延津后,曹操乃乘机率领轻兵迅速袭击颜良。
曹军以中郎将张辽、偏将军关羽为前锋,曹操亲率裨将军徐晃等人继其后。
关羽望见了颜良麾盖(大将所乘戎车,设幢麾、张盖),在张辽军队与颜良军队交战之时,关羽策马冲到颜良身边,在万众之中刺死颜良,又拔出腰间佩刀斩其首级而归。袁军诸将都不能挡住关羽。袁军溃败。
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迁徙白马的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
袁绍率军渡河追击,军至延津南,派大将文丑与刘备继续率兵追击曹军,曹操当时的骑兵不足六百,驻于南阪(在白马南)下,而袁军达五六千骑,尚有步兵在后跟进。
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马,并故意将辎重丢弃道旁。
袁军果然中计,纷纷争抢财物。
曹操突然挥动着自己手中所持“麾”,下令发起攻击。徐晃等人翻身上马,终于击败袁军,杀了文丑(文丑为乱军所杀,并不是关羽斩杀),顺利退回官渡。
颜良、文丑都是河北名将,却被一战而斩,袁绍军队的锐气被挫伤。
相持
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粮草、军货、财力仍然占据明显的优势。
七月,进军阳武(今河南中牟北),准备南下进攻许都。
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立营与袁军对峙,曹军“合战不利”。
九月,曹军再度出击,与袁军交战不利,再次退回营垒,坚守。
袁绍构筑楼橹,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
曹军制作了一种抛石装置叫作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
袁军又掘地道进攻,曹军也在营内掘长堑相抵抗,粉碎了袁军的计策。
双方相持三个月,曹操处境困难,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一日见运粮士兵疲于奔命,于心不忍,不禁脱口而出,“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
曹操写信给荀彧,商议要退守许都,荀彧回信说:“袁绍将主力集结于官渡,想要与公决胜负。
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
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刘邦、项羽没有人肯先退一步,以为先退则势屈。
现在公以一当十,扼守要冲而使袁绍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
情势已然明朗,绝无回旋的余地,不久就会发生重大的转变。
这正是出奇制胜的时机,千万不可坐失。”
于是曹操决心继续坚守待机,同时加强防守,命负责后勤补给的典农中郎将任峻采取十路纵队为一部,缩短运输队的前后距离,并用复阵(两列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和捕捉战机,击败袁军,不久派徐晃、史涣截击、烧毁袁军数千辆粮车,增加了袁军的补给困难。
官渡之战
期间,汝南郡黄巾军刘辟叛变,袁绍使刘备前往相助,又派韩荀钞断曹军西道,皆被曹仁击破。
江东孙策意欲偷袭许都,却被刺客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