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有人叫门,耿氏和马氏扭头看向院门位置。按住要起身的马氏,去开门。
“是小豆子他娘啊。进来进来。”
小豆子娘拉着跟在身边的两个闺女进了屋。刚掀开厚帘子,屋里热气袭来,母女三人一路披着雪花走过来,一身寒气进了屋就消散了。
大丫二丫舒服得眯了眯眼睛。小豆子娘往屋里扫了一眼,“你们这屋里可真暖和。”就角落放了一个火盆,怎么这么暖和。
“大丫二丫,来,到这里来坐。”见两个丫头冻得脸上通红,马氏忙招呼她们坐到桌子旁边。
两人一坐下,又吓得站了起来,忙低头去看……
马氏笑了起来,“是不是下身也暖烘烘的。”
大丫二丫连忙点头,她们还以为脚下撩到火盆了。大丫娘顺着两个女儿的目光看过去,地上没摆火盆啊。
“咱这个桌子,就叫火桌。这里砌了一个灶,塞一些柴炭进去,把灶门关上,那热气发散到四周,围坐在周围暖和得很,屋里都不用烧火盆。”
他们一家人吃饭,做活现在都不在坑上了,都是围坐在桌前。桌上还有活眼,中间掏了一个洞,吃饭的时候盖上盖板,就是一张平整的桌子,不吃饭时,就把盖板掀开,架上烧水的锅子上去,一边取暖还能一边烧水或是煲汤,一举多得。
母女三人围着火桌好奇地看了又看,直道这是个好东西。
“怎么不见外头有卖?要是看见了家里再俭省些也要买一套回来。”
耿氏也不好说是女儿外孙给家里弄来的,只道:“是我三儿从外头寄回来的,说是别人送的。咱这边倒是没看见这种桌子。”
小豆子想起林家三儿不知被外派到哪里去了,也不知什么地方的人,竟做出这种好物。
见小豆子娘一直在围着这火桌转,恨不得搬回家的样子,笑道,“你也别研究了,咱妇道人家也研究不明白。没准明年就传到咱这边了。”
这东西是好东西,没准越王已经让人研究出来并制出来了,明年就能买到了。
“是是,没准咱明年也能用上了。”
母女三人坐在桌前,被热气一冲,再喝了热糖水,身子都暖和了起来,穿了一身,裹得跟个熊一样,现在就有点热了。
“热了就把外头的衣裳脱下来,一会出门再穿上。”耿氏说着,给她们倒了热水,又把桌上的瓜果点心推给娘三人吃。
娘三个一看,很多果子见都没见过,还有这糕饼点心,做得不仅花样好看,还酥软好吃,吃得差点停不下来。
小豆子娘想着这林家是真的富贵了,外头人传得一点都没错,虽然大家都还是陵户,外头瞧着大家都一样,可进屋一瞧,就瞧出差距来了。
这婆媳身上穿的,吃的用的,还有这精神面貌,明显跟她们拉开了差距。
见婆媳二人手上做的活,这才说出她们的来意。
“我听你当家的跟村长那边打了招呼,说贵人那边要找针线活好的妇人,我便带着我两个女儿来问问。太精细的活,我们做不了,但裁剪缝补的活还是能行的。你看……”
把带来的针线活摊开给耿氏婆媳看。
母女三人的针线活都不错,针脚细密,不比耿氏婆媳的差。
常山卸了村长一职后,村里另选了村长,小豆子一家住新村长隔壁,先得到了这个消息,想着冬日里在家猫冬,能领些活做赚些零花比什么都强。
便领着两个女儿就过来了。
耿氏看着母女三人的活计,没想到二丫做的绣活还有模有样的,不由得夸了一句。
小豆子娘与有荣焉,“她身子弱,家里的活也做不了多少,便跟人学了些刺绣的活,平时攒了卖到镇上,也能得到十文八文的。”
“那你们俩领我们一样的活,”举着婆媳手里的活给她们看,“那二丫就领一些小件的绣样来绣,那样价格也能高一些。还有一些荷包络子也要,只要样式好配色好针线活好,都要。”
母女三人听了很是高兴,又听说做这样一件成衣,能得二百文,喜不自禁,“成的成的,这活我和大丫都能做!”
“那我让我家老头子跟贵人那边说一声,到时有活了先派给你们。”
“哎哎!真是多谢了。”
母女三人走后,陆续又有村人来问,耿氏和马氏就光顾着接待她们了,活就没做多少。只好托了小豆子娘去跟大伙说情况,如此家里来的人才少了。
没几天赵广渊就收了各种成品。或成衣,或绣样,或荷包或络子。
之前他多是从华国往大齐运各种东西,这回却是大包小包往华国送了。
林照夏细细翻看他带来的东西,满脸惊喜,这件好看,那件也好看,若不是都是收了订金,都想自己留下了。
很快拍照上传,把这些成衣荷包等物上传到购物车。也联系了买家,收到尾款后,把货发了出去。
才几天功夫,就入账三万多块。这副业做得,绝对比主业都强。
有了钱,为了展示更好的效果,把原来赵广渊睡的那间房间改了做工作间,又买了几个塑料模特回来,穿上汉服,戴上头套头饰,配上荷包络子,再上传上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