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梨穿着一身细棉布裙,亦步亦趋地跟在父亲身后,看着他怎么安排田野间的农人们进行秋收。
\t
\t其实也无须太过费劲,作为主家,他们并不需要亲自下地劳作,只需盯紧那些雇佣来的农人们莫要偷懒即可。
\t
\t由于侍弄得好,田地里的稻子个个都结得颗粒饱满,沉甸甸地压弯了头。
\t
\t农人们手持镰刀,熟练地手起刀落,没一会儿,就收割完一整捆稻穗,将其尾部打结垒在田垄上,然后继续收割。
\t
\t这些被一捆捆打包好的稻穗之后会被带去晒谷场那边,由一些比较身强力壮的汉子将其抱起一下下摔打出稻谷粒,再将其收集起来就能得到最为粗糙的粮食。
\t
\t这样的粮直接就能拿去交朝廷赋税,不需再进行更多加工,但拿粗粮缴税与拿细粮缴税是不同的衡量标准,相比之下,细粮会更加划算那么一丁点。
\t
\t有些人家懒得费那個劲儿,就只交粗粮,有些人家为了省下那么点粮食,便会将粗粮通过手动舂米的方式,来获得细粮去缴税。
\t
\t这样舂剩下的稻壳还能拿去喂家禽,也算小省一笔。
\t
\t池家地多粮也多,在基础量本就大的情况下,每年要缴纳的粮税也不少,要是都将粮食制成细粮拿去缴税,反而会消耗更多人工成本,费时费力又不划算,所以一直都是交的粗粮。
\t
\t“我们家都是将粮食全部收割完后再计算分出需要缴税的份额,然后会有专门的差役过来收粮。”
\t
\t池秀才一边呆着女儿在田地里监管农人们抢收粮食,一边教导着她秋收季节该如何安排各项事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收粮跟缴税。
\t
\t由于池家这边需要缴纳的税比较多,所以县衙那边每年都会让师爷带着账房先生并几位衙役来帮忙清点需要缴纳的粮食数量,以免有偷税漏税的情况发生。
\t
\t这种待遇不独独池家有,但凡县里家中田地超过五十亩的富户,都会被盯得比较紧。
\t
\t“你别觉得这么做费事,虽说麻烦了些,但如此收上来的粮税那都是实打实的,今后除去上缴朝廷那部分,县衙内部日常花费,雇佣衙役,请师爷账房,还有修缮一些路啊什么的,都得从这里头出钱,所以每年这笔税能不能收上来,收得够不够数,可是相当重要的。”
\t
\t池秀才语重心长地教导着女儿,池梨听出父亲这是在假借家中交税之事,教导她今后的为官之道,便也认真地受教。
\t
\t虽说自己没真正当过官,但池秀才可是实打实地教出过官员学生的,且他自己管着外头这么多事,还经常需要与官府打交道,所以对于这里有的弯弯绕绕,多少还是懂一些。
\t
\t他不确定女儿这回能不能考上举人,更不确定她以后会不会走上为官之路,但有些事情,不是说不确定会不会发生就不提前去做准备,反正他尽量将自己懂的东西多教一些给孩子准是没错的。
\t
\t再不济,女儿今后接管家业后,不也是需要跟这些事打交道的吗?
\t
\t秋收一直持续将近大半个月,等池家的粮食等作物都收获得差不多了,官府那边也来人收粮税。
\t
\t池家有两个秀才,他们家的粮税需得先扣掉两百亩良田的产出后,才能算余下的田地税收,种植不同的作物所需要缴纳的税率也是不同的,这里头需要算的东西很多,那位随行而来的账房先生那算盘都打冒烟了,还是花费了足足大半日的时间才终于算完。
\t
\t随后衙役动手从一堆堆高高堆积起来的粮食里分出需要纳税的部分,装袋过秤,待确认数量无误后,领队的师爷当即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对着池秀才与池梨作了一揖,称赞道:“数目都是齐的,今年贵府粮食亩产还比去年多了这么些,想必也是有在精心伺候着田地。”
\t
\t“我们农家人不过是靠地吃地,这全家老小一整年的口粮都在这地里头,自然得多多照顾,不过也是老天爷赏脸,近几天都风调雨顺地,这才让地里粮食能够多产些出来。”池秀才谦虚地笑道。
\t
\t“那也还是离不开池老爷您管理有方的功劳。”师爷又恭维一句,随后目光落在池秀才身后的池梨身上,又笑称:“这位就是贵府小姐吧,听闻池小姐年纪轻轻便已才华过人,如今已得中秀才,今年还考了乡试,某先在此祝贺池小姐榜上有名,得中举人。”
\t
\t“借您吉言,但小女年纪还小,进学时日又短,学识上比之其他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们许是还略有不及,这回乡试结果,恐也不好说,不过是在下想着让她提前试一回,知晓知晓什么叫天高地厚罢了,哈哈……”
\t
\t池秀才可不能让女儿无缘无故被戴上个高帽,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