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廖家。
廖母叫停正要出门的大儿子和大儿媳,“记得买两瓶好酒,再带包茶叶回来,初四去王家拜年的时候带过去。”
那天晚上两家人离开时,廖母约宋母下次见面的话在宋母看来只是离别的尾缀之言,可对廖家来说,却是一个上门拜访的好借口。
大年初一到初三,拜年亲友最多,于是廖母决定初四再去王书宁家里。
至于不请自来会不会尴尬,廖父和廖母完全不担心。
小儿子都已经写信过来求救,他们就算再不好意思,也得厚着脸皮去说话。
廖廷崛用力点两下头,“妈,这话你已经说了三遍,我保证不会忘。”
贺慈棉认为八字没一撇就送这么重的礼有点不好,若是小叔子和王书宁的婚事没成,东西不就白送了。
可想到当初廖廷崛追自己的时候,廖家好像也是这样,用力摇头把自己内心的别扭打掉。
不可以不满,嫉妒,小叔子看中的姑娘不错,两人以后又都在岛上工作,离家这么远妨碍不到自己。
廖廷鸣年纪轻轻就当上连长,以后大有可为,不能把人得罪。
除夕前一天上午,宋母一把抽走小女儿手上的书,“明天晚上年夜饭,你跟我去供销社,喜欢吃什么菜,想买什么点心零食自己挑。”
王书宁伸手要书,“妈,除了芹菜和韭菜之外,其他我都不挑,外面那么多人,你们去买就行了。”
宋母不给,“不行,你整天坐在炕上不下来,骨头都软了,赶紧跟我出去逛逛。”
两人足足拉扯三分钟之久,王书宁只好从炕上下来,戴上围巾跟着宋母一起出门。
这两天出太阳,地上还算干燥,不会沾湿泥。
王建国向隔壁刘大爷取经后,这两天每次和儿子一起出去钓鱼都能有不错的收获。
家里鱼不用买,鸡也不用买。
每天清早吵醒王书宁的那只大公鸡明天上午就会被割喉拔毛。
今天宋母带王书宁出来主要是买零食点心,还有一些家里没种的蔬菜。
由于过年的原因,供销社展台里的点心种类很多,还有一些包装好的饼干,就连糖葫芦和糖画都有的卖。
“这芦笋和松茸看起来挺新鲜,小宁,你吃不吃?”宋母弯腰蹲在地上看菜,抬头伸手扒拉小女儿的衣服。
王书宁低头去看,何止是松茸,这些菌菇仿佛刚采摘的,光种类就有六七种。
“妈,我想吃菌汤锅子。”
宋母咧开嘴,用手开始挑菌菇,选的都是个头大,菌形完整好看的。
选完菜,宋母又让售货员称了好几样点心,见小女儿的眼神几次落在糖葫芦上,付钱的时候果断让售货员拿一根递给王书宁。
王书宁望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尽管这个时候家家户户条件没有那么好,但过年的年味是真的很浓厚。
“王书宁。”
郭静怡和吕北初诧异地望着王书宁,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
王书宁盯着两人,“你们回来过年?”
郭静怡点点头,“今年我们有假期,所以就回来了。”
王书宁看起来比在大凤村的时候还要好,浅黄色的衣服很好看,穿在身上像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宋母看向小女儿。
王书宁介绍道:“妈,吕北初和我一样也到大凤村下乡,这是他媳妇,郭静怡。”
宋母朝着两人点头,“看起来真是般配,郎才女貌。”
吕北初这个名字自己之前在小女儿的嘴里听到过,就是没见过人。
郭静怡问:“你在金山岛还好吗?”
王书宁:“挺好的,当老师比下地舒服,假期也长很多。”
手上东西重,宋母和王书宁和他们闲聊两句后便要离开。
郭静怡望着宋母和王书宁的背影。
王书宁的妈妈身上穿的好像是羽绒服,手上的东西又多又重,还能让王书宁一手拿着糖葫芦边走边吃。
对比宋母对王书宁的态度,再看自家婆婆对自己,对吕北初的态度,差距很大。
吕北初魂不守舍地呢喃道:“王书宁还有两个哥哥姐姐,离家也一年多,她家里人好像还是很疼她。”
之前她在大凤村待了十个多月,经常去镇上取信寄信,不仅家里寄钱,还寄新衣服。
后来她考上老师去金山岛支援后,他们对王书宁的情况就不清楚了。
当老师没那么辛苦,还有工资拿,想来日子只会过得更好。
回去的路上,宋母又开始对王书宁唠叨,“一样是下乡,人家已经结婚,你连个对象都没有。”
王书宁解释,“我要是一下乡就找对象结婚,怎么可能当上老师去岛上支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宁愿选前途。”
宋母想想也是。
菌菇锅子没等到明天除夕晚上再吃,当天晚上宋母就给煮了。
大年三十上午,一家人全在忙活。
就连王书宁都拿着小镊子正在拔大公鸡皮上的小绒毛和毛管。
鸡、鸭、鱼、虾、猪肉、羊肉全都准备妥当,比往年年夜饭要丰盛好几倍。
王书宁特意提前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