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能为一种参考,帮他在研发新材料的时候少走不少弯路。
尤其是现在,不需要他从头到尾进行解析,只需要针对特定的环节进行处理就足够了的。
盯着电脑中的数据和图片,徐川陷入了沉思中。
虽然计算材料是他的拿手领域,但要针对性找出氧化锆无法和碳纳米管共生的问题所在,难度还是挺大的。
思索了一会后,他从桌上拾起圆珠笔
gpa赝势:1s22s22p6zr3s23p64s23d104p6s24d2......】
e收敛:ve=∫drurψ+0.0ev/rψrab】
ev粒子收敛:pr=<Φψ+rψrΦ106ev........】
对于计算材料学来说,如果要通过电子尺度的计算方法做到化学精度,一般都还是以波函数为基础。
但因为计算量限制,凡是涉及界面等非体材料性质,往往要用替代方法进行,比如构造热力学相图。考虑极度复杂的势能面,动力学基本无解。
在徐川看来,计算材料这一新生领域其实很有意思。
无论是结合试验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数值计算,模拟再现实际工艺过程;
还是通过计算模拟针对特定材料、特定的物理机制或反应机理,直接通过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预测、设计或对材料结构与性能进行改性。
都是前景相当开阔的领域。
只不过,它现在还属于等待科学界开拓的地带。
.......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推进,徐川将自己关在办公室利用数学工具从理论上进行改进氧化锆添加剂的共生性,赵光贵那边则继续进行着实验。
其他人也紧张有序的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时间一晃来到了正月十二号,在十二日年的最后一天,徐川总算是完成了最后一步的计算。
看着计算机中满屏幕的算式,他嘴角渐渐勾起了一丝笑意。
问题在哪,通过计算,他找到了!
检查了一遍数据,确认没有什么问题后,他手伸向了电话,刚想打个电话给赵光贵那边,让他过来一趟时,赵光贵就出现在了办公室中。
“徐院士,用氧化铪做催化剂合成的碳复合材料,大亚湾那边的中子辐照测试结果出来了。”
带着一叠资料,赵光贵走到徐川面前,汇报了一下氧化铪碳复合材料的中子辐照结果。
徐川笑问道:“结果如何?”
赵光贵叹了口气,道:“很差,低能级的中子束对样本材料的破坏很高,3mev级别中子能级,1.μm距离的条件下,dpa达到了3.01,比奥式刚都低。”
“而在室温到300℃的测试温度范围内,辐照后的断面收缩率为73%80%......”
dpa是一个衡量材料辐照损伤程度的一种方法,它表示晶格上的原子被粒子轰击离开原始位置的次数与晶格上的原子数量之比。
3.01dpa表示材料中每个原子被平均离开原始位置3.01次。
听起来似乎并不多,但对于第一壁材料来说,这已经是相当高的数据了,更别提在后续的断面测试中,收缩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些数据,都意味着在碳纳米管·铪晶体结构被中子辐照损坏后,碳复合材料的性能在急剧降低。
听到这个消息,徐川倒没有太多的意外。
年前他就通过自己的模拟计算做了推测,确定了氧化铪碳复合材料大概是行不通的。
现在结果出来,正如他之前预料的一样。
笑了笑,徐川开口道:“氧化锆碳复合材料的研究怎么样了?”
赵光贵摇了摇头,叹息道:“还没有太大的进展,让您失望了。”
徐川笑了笑,右手在鼠标上点击了两下,接着起身走向打印机。
等待了一会,打印机中的文件输出了出来,他拾起资料,递了过去,笑着开口道:“没关系,别感觉有什么压力,这本身就是一项很难的工作,短时间内没有进展也正常。”
“先看看这个。”
赵光贵带着些疑惑的接过打印纸,目光落在上面。
在看清楚上面的东西后,他童孔勐的收缩了一下。
“您找到了问题?!”
看着文件上的算式和结论,赵光贵抑制不住内心的震撼脱口而出的问道。
徐川笑着点了点头,道:“理论上来说是的,不过具体还要看实验情况。”
顿了顿,他接着道:“具体的实验,就交给你了。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在五天内带人将这些材料做出来,然后在一周内完成测试。”
“因为大亚湾那边的慢中子辐照实验是每个月开始,今天已经阳历十四号了,错过了我们得再等一轮,时间就拉的太长了。”
第一壁材料的检测,其实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
首先是普通的物理性能、如导热系数、耐高温度、辐射抗性等等这些能在栖霞这边做的。
确认这些基础性能通过后,材料才会被送去大亚湾那边做慢中